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解析


真题示例
2.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 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答案】A
真题示例
3.对右图教师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注重教育公平 B.注重有教无类 C.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②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 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 努力。 ③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 “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 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他需 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 态……有老师建议她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 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 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 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 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 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当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 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关“学生观”考点——万能模板
错误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 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 学生。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违背 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重点是“衡量的尺子”,这是在强 调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元化。正是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 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故本题 选C。
真题示例
10.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 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 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真题示例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 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 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 呢?
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 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 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 回答已经成了习惯。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 简洁利落。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②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要强加给 学生兴趣 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表达、计算机基础 知识;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体育:培养意志力。 美育: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文明素养。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习惯的 教育。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小武想当科学家,但是班主任却在打击他,并 且用他现在的学习成绩去否定他,认为他不能成为科学家。即 该班主任只看到了小武现在的能力,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到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B 项正确。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 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观能动性。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 爱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 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课程小结
l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两独一发
l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l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课后作业一(材料分析题)
汤老师接手 3 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 教室,还异想天开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 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B 【解析】于老师的做法表明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 生因材施教,这种做法良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真题示例
9.“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 理论依据是( )。
(因材施教)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①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体差异性。 (顺阶不平衡 ,互补和差异)
《综合素质》
“学生观”解析
主讲人: 罗瑶老师
课程架构
教育观 职业理念 学生观
1、教育观概述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
1、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知识点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有关“学生观”考点——万能模板
正确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 学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 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 一个学生。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遵 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D
真题示例
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应该关注( )。
A.学生的独特性 B.学生的自主性 C.学生的发展性 D.学生的主体性
【答案】A
真题示例
7.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 或成长记录表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异学生优 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 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 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 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 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 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用长远或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 “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 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 教育行为。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 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材料中老师对待 胆小的、内向的、说话不流畅的学生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 待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变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 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 有自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区别化的 方式来进行教育,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老师尝试 学生参与教学,共同探索出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 主人翁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遵从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每个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 展。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 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 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形式继续提建议。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 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 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 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