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秀华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徐秀华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药效评估
• • • • • • •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药时曲线; 药时曲线下面积; 胞内浓度; 组织浓度; 药物后效作用。
药代动力学/PK>PD 1g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静滴药时曲线
1000 imipenem (9 例病人)
meropenem (10例病人)
100
mg/l
10
1
0
2
4
环内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新品种有阿齐、克拉、罗红、地红、 氟红、罗地、米欧卡霉素等。新品种优点: ①口服吸收完全,不受胃酸影响; ②血药及组织浓度增高; ③半衰期长; ④主要抗G+菌加强,也对支原体、衣原体、非 结核分枝杆菌和弓形体等作用增强; ⑤副作用小。
新大环内酯类药物比较
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不同病原体的选用(按作 用强度排列)
替考拉宁
新的糖肽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包括产酶 菌和MRSA、PRP)。• 球菌崐属、肠球菌群和 链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菌、丙酸杆菌等 革兰阳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比万古 霉素强数倍,对部VRE有效。血高峰浓度达 34.4mg/L(4mg/kg时),血半衰期50小时,超过 血浓度的脏器有肝、胰、心脏、骨骼、扁桃体, 进CFS中不多,主要从肾排泄。有肝、肾、神经 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比万古霉素小。
皮肤: 光毒, 潮红 (LOM, SPX)
Heart: QT间期延长 (SPX, GRX)
跟腱: 跟腱炎/ 跟腱撕裂 (all)
胃肠道: 恶心 (GAT 8%, LVX 1.3%), 腹泻 (GAT 4%)
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 GAT=gatifloxacin, GRX=grepafloxacin, LOM=lomefloxacin, LVX=levofloxacin, OFX=ofloxacin, SPX=sparfloxacin, TVA=trovafloxacin Breen J, et al. J Respir Dis. 1999;20(suppl 11):S70-S76.
头孢哌酮
头孢氨苄 头孢噻肟 头孢三嗪 头孢他啶 头孢呋辛 头孢克洛 头孢唑肟 拉氧头孢
19
15 20 16 10 3 2
34
1 1 2
1
4 1
6
1
1
2
6 2
64
26 24 24 16 4 3
20.3
7.88 7.27 7.27 4.85 1.21 0.91 0.91 0.61
4 4 1
1 2
1
2 2 1
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徐秀华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保持微生态的平衡:临床上治疗感染时应尽量选 用不干扰或少干扰菌群的药物。针对干扰菌群程度将 抗菌药物分为三类: 1、不干扰者有青霉素G、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多粘菌 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替硝唑、复方新 诺明等。 2、干扰小者有头孢呋新、头孢噻肟。 3、干扰菌群明显者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 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他定、亚胺配 能、氯林可、四环素、灭滴灵。
呼吸道常见病原菌 G+菌 G-菌 非典型致病菌
新喹诺酮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 +
+
+ +
±
+ +
•新喹诺酮与Β -内酰胺类相比抗非典型致病菌活性增强 •新喹诺酮与大环内酯类相比抗细菌谱更广、活性更强
喹诺酮: 安全性与耐受性
CNS: (TVA 失眠 中风 头痛 眩晕 11%, GAT 3%), (OFX), (LOM), (GAT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脆弱类杆菌


+


++

+
各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比较
病原菌
第一代药
头孢 氨苄 头孢 唑林 ++ 头孢 克罗 ++
头 孢 他 定
头 孢 哌 酮
具有高度诱导性



各种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比较
氨苄西林 -舒巴坦 阿莫西林-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克拉维酸 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 -舒巴坦 他唑巴坦
商品名
优力新
力白丁
特美丁
++~+++ ++~+++
舒普深 特治星
肠杆菌科 绿脓、沙雷菌
不动杆菌 肠球菌 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 中枢感染
++
+ ++ ++ - + ++ + -
++
++ ++ ++ ++ + +++ + -
各种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比较
抗G+菌 +++
++ + ++
一代 二代 三代 四代
抗G-菌 +
++ +++ ++++
几种强有力广谱抗菌药物的比较
特点 类型
碳青霉烯类 泰能 美平 1 +++ <泰能 >泰能 克倍宁
四代 头孢吡肟 2 ++ + 舒普深
第二代
头孢 呋新 ++ 头孢 西丁 +
第三代
头孢 噻肟 ++ 头孢 他定 +
第四代
头孢 吡肟 ++
金葡萄 化脓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粪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克雷伯菌属
1
3 2
头孢羟氨苄
头孢地嗪 头孢甲肟 14种
1
1 1 131 130
2
1
1 1
0.30
0.30 0.30
27
11
9
5
5
12
330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
代别
第一代 第二代
中文译名
奈啶酸、西诺沙星、吡哌酸 诺氟沙星o、氧氟沙星o、环丙沙星o、 培氟沙星o、依诺沙星o、氟罗沙星n、 洛美沙星n、左氧氟沙星n、芦氟沙垦n 替马沙垦n、那氟沙星n、司帕沙星n、 托氟沙星n、格帕沙星n、加替沙星l、 帕珠沙星l、伊洛沙星l、阿拉曲沙星l 曲伐沙星l、莫西沙星、 克林沙星、du一6895a
• 对脆弱拟杆菌: Sitafloxacin>曲伐沙星>莫西沙星= 克林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斯帕沙星 > 左旋氧氟沙星 >格帕沙星=环丙沙星; • 抗G –杆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 • 抗非典型病原体活性显著增强 • 半衰期大大增长; 半衰期长者;二氟、氟罗、洛美
新喹诺酮更适于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拓宽使用
非感染性疾病: • 冠心病(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 肺大疱:化学刺激作用破坏肺大疱(封闭) • 老年性慢性便秘、术后肠胀气:有效促进结肠动力 • 新生儿胸糜胸:有效粘连胸膜间隙 • 骨髓瘤:对免疫影响 • 哮喘、平喘(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炎性介质) • 克隆氏病
第三代
第四代
喹诺酮类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比较
适应症
耐药性 血药浓度
轻、中、重感染
较易,尤以铜绿 <10mg/L
中、重度感染
不易(铜绿除外) 数10-100mg/L以上
抗生素后效应
细胞内杀菌 前列腺 炎性CSF 禁忌 给药方式

易进入 易进 进入少 儿、孕、神经系疾病 浓度依赖
对G-无
不易 不易 达有效水平 无 时间依赖
6
8
小时
各种抗菌药物的PAE
抗生素 细 PAE(小时) 菌 体外 体内 备注
链球菌除外,亚胺 培南有PAE,尤对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
G+ 1-2 G- <1
2-6 <1 4-10 2-8
蛋白、核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糖苷、喹诺酮、四环 G+ 2-6 素、大环内酯、克林霉素、 利福霉素 G- 2-6
肾脏>美平 ++
轻 ++


2-3
4-6
4-6
9-13.5
常用药物诱酶能力大小
对 青霉素类 酶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 β -内酰胺 烯 类 酶抑制 剂 亚 克 舒 他 胺 拉 巴 唑 培 维 坦 巴 南 酸 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