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误区
食少腹泻、久病体虚等症。
湿热质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偏胖或苍瘦 常见表现 :平素面垢油光,容易口苦口干,
身重困倦,易生痤疮,体偏胖或
苍瘦,心烦懈怠,眼目红赤,大 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 心理特征 :性情多急躁易怒
调养方式——中药调理
多食清利湿热的药物
如:金银花、荷叶、菊花、莲子心、藿香等。
面色萎黄,时有汗出等
推荐食疗
2.黄芪汽锅鸡块
原料:黄芪15克、鸡一只、葱姜
蒜盐适量
做法:将黄芪洗净后用纱布包好待
用;把鸡切块,用开水焯一下去血沫,捞出后放入 汽锅内,将黄芪、葱姜蒜盐放入,大火烧开后改文 火焖三个小时,直到肉烂为止。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适应人群:气虚系、心脾两虚,出现少气懒言、气短无力、
健康、长寿、养生与幸福
康寿是幸福之基
乃康寿之 请问您幸福吗? 如何才能幸福?
信仰-敬畏之心 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贤人之言
养生?
养生可称谓: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
养生:所谓的养,是指保养,调养,补养
所谓的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即为调摄生命,保持健康并达到长寿。
中医药养生学
茯苓、白术、山药、灵芝、大枣等。平时也可以适当服用 一些有补气功效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
按摩足三里—取穴方法
推荐食疗
1.小米山药粥
原料:小米100克、山药50克。 做法:将小米洗净,山药洗净
刮皮切成丁,加水同煮 粥。
功效:补益心肾、健脾和胃。 适应人群:气虚质、脾肾两虚,出现食少乏力,
色潮红、有烘热感,皮肤偏 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 睡眠差 心理特征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调养方式——中药调理
药物调养:多吃甘凉滋润的中药,如:生地、枸杞、沙参、
百合、女贞子等。常见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
生地
枸杞 沙参
百合 女贞子
推荐食疗
百合鸡子黄汤
原料:百合7枚,鸡子黄1枚,
为什么是养生而不是养身?
养生是大众的事,还是专家的事?
养生是用特效法,还是用综合法?
主要内容
解读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说的主要观点及方法
体质辨识与养生
养生目的:健康、长寿
质
量
健康观
21世纪
大健康:建,康、智、乐、美、德 体壮曰健,心怡曰康
我国古人
长寿
古代:“享天年”、“
度百岁”、“考终命”
现代:达到生命个体的自然年限
古代:汉代哲学家王
充提出“百岁之寿, 盖人年之整数也”; 魏晋时代著名养生家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则认为上手可以达到 120岁,
现代:
研究表明:细胞 分裂的次数和周 期相乘就是人的 自然寿命。美国 学者海尔.福利推 算,细胞分50代, 周期2.4年, 50乘 以2.4即为120
八、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
九、药圣:李时珍字东璧,又名李东璧,号濒湖 十、《医宗金鉴》总修官: 吴谦,字文吉
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匱要略》、《温病条辨》
长寿的秘诀
《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的 第一段谈到了长寿的秘诀:
乃问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 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情绪 乐观,意志坚定,感情丰富
正确认识自我, 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清心静神
“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不能害”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解读:静心养神可以使正气充聚而不散乱,维持机
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即使有
很强的致病因素,也不易罹患疾病
中医养生学说的主要观点及方法
体质辨识与养生
中医体质九分发
您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体质吗?
气虚者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肌肉不健壮 常见表现 :平常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面色偏黄, 目光少神,容易头晕,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
调养方式——中药调理
常用的补气药物:人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党参、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以法,长有天命。”
吃的要慢:
“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四季有别,男女有别
天人相应——因时施膳:四季有别
春季—气候温暖,万物生发—五脏属肝—疏肝气
如:萝卜、山楂、玫瑰花、月季花等 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五脏属心—清心火 如:芹菜、生菜、苦瓜、莲心等 长夏—气候湿热,万物生长—五脏属脾,运脾湿, 如:竹笋、茯苓、 薏米、赤豆等 秋季—气候凉爽,万物收获—五脏属肺,润肺燥, 如:百合,梨子、芝麻,蜂蜜柚子茶等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五脏属肾,温肾阳, 如:木耳,栗子,核桃,山药等
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
胞泡微浮,容易困倦喜食肥甘 甜黏,平素舌体胖大 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 豁达,多善于忍耐
推荐食疗
珍珠薏米丸子
原料:瘦猪肉200克,
薏米150克,
盐,味精,蛋清,淀粉,白糖,油适量。
做法:将猪肉剁成陷,做成直径 2cm 大小的丸子备用,
将薏米洗净,备用的丸子裹上生薏米,放在笼
胡少红
自古以来人类都在探究青春不老之秘方
秦始皇(49岁)寻找不老仙;
魏晋时代贵族们争相服用的“长生不老丸”; 雍正(57岁)服食丹药;
武则天(82岁)养生方:人参、当归、石斛
乾隆(89岁)养生方:人生、麦冬、五味子
由此见证了中国古代炼丹服石(仙丹)
以祈长生不老的社会风气
养生误区:养生真的能找到“仙丹”吗?
运动养生—动静结合
千古不衰的五禽戏 广为流传的八段锦
穴位按摩的养生手法
规律: 40~60min/次 3~5次/周 持之以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简便易行的固护正气的方法
灸足三里
每天灸灸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
10 ~15min/次, 3~5次/周,1个月为1疗程
主要内容
解读中医养生学
白糖适量。
做法:百合脱瓣,清水浸泡一宿,
待白沫出,去其水。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 后再改用小火煮约半小时,然后加入鸡子黄搅匀, 再沸,调以白糖(或冰糖)进食。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 适宜人群:阴虚质出现神情不宁,沉默少言,口苦、尿黄
等症。
痰湿质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
养身之道贵在“静”
清心静神
有赖于
德行的修养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诗《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清心静神—心肾共养
穴位按摩:
肾藏精,心藏神,修炼心肾,达到心肾相交
按摩心包经和肾经上的两个重要穴位
劳宫穴和涌泉穴:左右交叉,相互按摩,直至发热
藿香 莲 子 心 菊花
荷叶
金 银 花
气郁质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 :神情多烦闷不乐,胸胁胀满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
调养方式——中药调理
可选用疏肝理气的中药
如:柴胡、枳壳、佛手等。中成药,如:加味消遥丸。
柴 胡
佛 手
枳 壳
推荐食疗
干贝萝卜汤 原料:白萝卜1根(约400g),干 贝2~4个,高汤5碗、陈酒、 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前一天晚上将干贝泡入水中, 第二天早上洗净后用手撕开。 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块,锅 里放入高汤、白萝卜、干贝,用 旺火煮开后改为文火煮20分钟, 然后用陈酒、糖调味后再煮20分钟, 待白萝卜变软后、搅均匀后即成。 功效:此汤可起到滋阴益气、和胃调中之功。 适宜人群:气郁质的乳腺增生、惊恐等病症。
因人施膳:男女有别
女性养阴养血 红糖 蜂蜜 红枣 阿胶 枸杞 当归 首乌 黑五类:黑豆、黑米、
黑芝麻、黑木耳、黑枣
因人施膳:男女有别
男性养阳养气
姜 桂圆
核桃
鹿角胶 冬虫夏草
少量白酒(30~50ml)
适量红酒(50~100ml) 啤酒(300ml)
情志所伤与五脏
怡养情志
怒胜思疗法:宋代名医文挚治齐王忧郁症
以身殉职的故事
据《吕氏春秋 . 至忠篇》文挚失约三次激怒齐王,失礼看
病找骂,一怒一骂治疗齐王忧郁症 思胜恐疗法 恐胜喜疗法 喜胜忧疗法 忧胜怒疗法
饮食养生四大原则
吃得要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吃的要少:“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吃的要淡:“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养 生 三 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生命的能量-氧气,养生的途径
生 命 活 动
神—生命的主宰-养神,养生的关键
外在表现
首重养神,形神共养
精充、气足、神全
健康
精亏、气虚、神耗
衰老
养 神
修养德行
注意精神卫生调摄
清心静神
怡养情志
修养德行
德 高 者 三 大 特 征
良好的人际关系
身心健康的重 要标志之一
善良的个性人格
良好的处事能力
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
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黄酒、食盐,旺火烧沸
后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适宜人群:阳虚质、腹中冷痛以及虚劳不足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