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 (答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语言运用 一、语言运用 (共计24分)
(一)阅读下列这段话填空。

(8分)
1.好一派生机 àng 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 )的毛白杨,伸着绿如fěi 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 的古松,展着如虬( )龙般的枝丫向你问好;这里有争yán 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 )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不zh ù 立流连!
(二)默写。

(注:每空错一字该空记为零分) (12分)
2.淮南秋雨夜, 。

( 《闻雁》 )
3. ,泥香带落花。

( 《迎燕》 )
4.《池鹤》中的“ 。

”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鹤立
鸡群”与《池鹤》中的“ 。

”一句相对应。

5.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 。

但是它伟岸, ,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写出一首有关杨柳的古诗并标明作者出处。

(6分)
(三)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二、阅读下文段落,回答问题: (共计56分)
(一)文言文阅读: (34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为下列划线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6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班级 姓名 成绩
A. 等候
B. 等同,一样
C. 等于
D. 等级
②策之不以其道:()
A. 道理
B. 规律
C. 方法
D. 道德
③执策而临之:()
A. 面对
B. 驾驭
C. 到达
D. 光临
8.选出“安求其能千里也”于此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

(2分)()
A. 其真无马邪
B. 其真不知马也
C. 策之不以其道
D. 以其境过清
9.选择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①执策而临之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骈死于槽枥之间
④策之不以其道⑤楚王闻之⑥心乐之
⑦虽有千里之能⑧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⑨马之千里者
A. ②⑥⑨
B. ①④⑨
C. ③⑦⑧
D. ②③⑤
10.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①才美不外见()
A. (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 (千里马)的才能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 它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②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A.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死在马厩里。

B.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与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C. 所以虽然有千里马,也辱没在马夫的手里了,或死在马厩里。

1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2分)()
A. 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 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 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 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1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2分)()
A. 对比
B. 借景抒情
C. 托物寓意
D. 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13.写出本文中5个通假字,并且写出文中意义:(10分)
A._______ 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B.___ ___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 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 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 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中表达的意思用原文填空:(7分)
①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②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

③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是哪一句?。

④伯乐指:;千里马指:。

(二)阅读经删节后的《紫藤萝瀑布》完成下题。

(22分)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船,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5.作者把盛开的紫藤萝喻为“瀑布”的用意是什么?(4分)
16.盛开的紫藤萝能给作者以安慰和激励,那么描写十多年前凋零的紫藤萝有什么用意呢?(5分)
17.“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作者此时内心是怎么想的?(3分)
18、简单说说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5分)
19、作者从“紫藤萝”身上得到了启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面对四季常绿的松树,你能得到什么启示?(5分)
第三部分写作(20分)
三、写作
20.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语言运用:
1.盎qí 翡瘠qīú妍gū 伫
2.高斋闻雁来
3.翅湿沾微雨
4.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5.略。

6.略。

(一)文言文阅读:
7.B C A 8.C 9.C 10.A B 11.B 12.C 13.略
14.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④伯乐指: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指: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二)现代文阅读:
15. 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也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

16.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一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反映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作者深入地思考人生做铺垫。

17. 不幸是有限的,生命长河是无限的,应该对对未来充满希望。

18. 盛开的紫藤萝好象是一位老朋友,轻轻抚慰我受伤的心灵,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新的认识。

19. 言之成理即可(如:松树常绿,我们学习的热情也要常在,不能三分钟热度。


第三部分:写作
20.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