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二课时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国际竞争的实质。

2、能力目标:(1)能选用历史和现实的实例,说明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能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培养表达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了解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立志成才。

教学重难点: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不断更新,永往直前!然而,科技革命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状况,思考人类与科技的关系。

以便我们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学习新课: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板书)1.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板书)(多媒体显示)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它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次次机遇。

补充材料:1. 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提法最早见于美国参议院1991年的《高性能计算机法规网络案》,1996年美国制订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发展计划,旨在把计算机、广播电视、电话三种设备结合起来,同电子通信网沟通,组成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用交通公路来比拟,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这个计划逐步接近现实。

2. 信息市场21世纪头10年中,将有5亿台人工操作的机器和数不清的装配在各种器具、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中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用于购买、出售和自由交换信息、信息服务。

2003年,通过因特网交易的总额上升到4亿万美元,占世界工业经济产值的1/4,交易业务主要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完成。

3. 纳米技术1965年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发表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即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微处理器的工作速度也是每18个月翻一番,在30多年来的计算机产业发展中得到了证明。

目前最高密度的芯片已可容纳3200万个晶体管,采用纳米技术后,密度还可大大提高。

纳米技术将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nm)等于十亿分之一米,1万纳米大体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

应用纳米技术后将出现1亿兆位、条宽只有100纳米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

原来的微电子技术是基于晶体管控制“群电子”运动状态的,而纳米技术是基于单电子晶体管控制“单个电子”运动状态,只要控制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就能实现某种预定的物理效应,使元器件及其功能的可靠性得到质的提高。

未来50年中,人们将制造出“微型机电系统”,把传感器、电动机和数字智能装置集中在一块硅片上,取代计算机硬件、汽车引擎、工厂装机线和其它许多生产过程及产品上比较昂贵的部件,应用于电信、无线电电机、计算机、航空、保健、包装材料、商业等许多领域,办公网络不必手工安装,可以在手提箱内自动完成。

4. 生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将是21世纪的重点科学之一,在20世纪末克隆技术获得巨大成就及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毕的基础上,人类将破译遗传密码,从分子级的水平上重新认识自己。

生物学将通过开发诸如DNA为基础的计算机和软件来改革信息技术,使计算机和软件能象自然界一样可自行修整缺陷。

以神经智能系统为基础的未来机器人将全面代替人类的一些枯燥繁杂、危险性的劳动及充当工厂、企业、公司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甚至家庭保姆。

5. 家庭办公、虚拟学校和智能化住宅通过远程通信、视频会议、网络联系等,一半以上的各类员工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办公;利用远程传输技术,因特网提供从幼儿园至中学、大学的全套教程,学生利用虚拟学校的软件上网,可自定进度、自主学习;居民住宅拥有包括保安、通信、自控、监控、网上购物、医疗保健等全套智能服务系统,不出家门什么都能办到。

6. 数字化地球地球每个角落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并整理、归纳成有序信息,按照地球的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用全球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最大的数据库,使丰富的数字无处不在,这就是数字化地球。

地球上每个人都共享这个资源,也都参与资源的积累。

在数字地球展览馆,人们头戴显示盔,进入虚拟太空,可以穿越地球的每个角落。

数字化地球,是真正的信息时代。

教师:阅读了上述材料后,请谈谈你对当今科技发展的认识。

说一说: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地改变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今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

信息高速、广泛传送的特点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邮件,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不断为世界各国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向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挑战。

教师过渡:科技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世界各国带来了相同的发展机遇,只有善于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才能赶超时代的前沿。

(多媒体显示)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

谈一谈:请阅读这一材料,谈谈你的体会。

生答,师归纳:科技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无比的发展空间。

日本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善于抓住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才能快速发展自己,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教师总结、过渡:日本战后的迅速崛起告诉我们,谁能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科技革命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板书)(多媒体显示)①美国为达到抢占21世纪战咯制高点的目的,1983年出台了"星球大战计划"。

企图以此在新科技领域独占鳌头。

其后整个世界闻风而动。

②日本出笼"科技振兴基本国策";西欧17国联盟提出发展科技的"尤里卡"计划;印度、韩国、前南斯拉夫也推出相应的"构想"、"战略"、"声明",我国1986年11月正式公布《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十五大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确定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

想一想:各国竞相出台高科技计划,表明了国际竞争的什么特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补充材料:综合国力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他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7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中国“国力”世界排名怎样?近日,中科院首次以书面《报告》形式向社会披露,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在13个大国中排名第7。

2003年2月27日,中科院发布总计300多页的《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首次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进行评价。

此次引用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同于以往,将生态环境价值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

其7项指标为,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社会发展程度、生态力、政府调控力和外交能力。

在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德国、法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12个国家的对比中,2000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排序为第7位。

从分值上看,中国的得分大约是美国的二分之一。

其他各项分力的排名如下:在经济力的测算中,中国居第3位,前两位分别是美国和日本;中国军事力排名第4位,前三位分别是美、日、英三国。

此外,中国外交能力、生态力、政府调控能力分列第5位、6位、13位,社会发展程度及科技力均列第11位。

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

因此,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否在科技上取得优势,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多媒体显示)移动通讯技术在发达国家从模拟式发展到数字式发展,大体经历了1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不到5年,就使移动通信用户达到6320多万户,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印度由于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目前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爱尔兰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出口国之一,从而使爱尔兰一举从欧洲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变成了欧洲经济增长最快二失业率最低的国家。

翻开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先后出现过三次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超过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议一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巡视、点拨)提示:①面对世界竞争的严峻形势,只有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快速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

②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扬长避短,集中突破某一高新技术领域,才能在激烈的国防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③发达国家虽占有经济、科技实力的有利地位。

如果不重视科学技术,同样也会在发展中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④科学技术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其经济地位、竞争能力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教师应对每位同学的见解进行赞扬或适时点拨,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竞争,以期出现更多精妙的观点)谈一谈:请选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例谈一谈,为什么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示:强调正反对比说明。

如可将封建社会后期固步自封、夜郞自大导致的后果与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所取得的成就作对比。

教师总结、过渡: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只有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