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B.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C.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D.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答案】B【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动物激素的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解析】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在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解答】A、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是分泌蛋白,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不是蛋白质,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B正确;C、溶菌酶在泪腺、唾液腺等非免疫细胞中也能合成,C错误;D、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D 错误。
2. 地衣由真菌菌丝包裹着绿藻或蓝藻细胞构成,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为地衣制造有机养分,而菌丝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并使藻细胞保持一定的湿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生藻的叶绿体中合成的有机物是真菌唯一的有机物来源B.真菌菌丝可以为藻细胞提供钾、钙、磷等微量元素C.在沙漠或裸岩上从地衣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组成地衣的细胞在光镜下都可以观察到细胞质和细胞核【答案】C【考点】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群落的演替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2.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解答】解:A.共生藻的叶绿体中合成的有机物是真菌的有机物来源之一,有机物还可以来自蓝藻的光合作用,A错误;B.钾、钙、磷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在沙漠或裸岩上从地衣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D.地衣由真菌菌丝包裹着绿藻或蓝藻细胞构成,其中蓝藻细胞不含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科学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电镜照片制作的细胞亚显微结构三维动画属于物理模型B.渗透现象演示装置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后漏斗中液面不再上升C.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应避免温度等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D.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色素带的清晰度受二氧化硅、碳酸钙用量以及叶龄等因素的影响【答案】B【考点】生物学中常用模型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解析】1.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浓度差。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解答】解:A.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制作的细胞亚显微结构三维动画就是一种物理模型,A正确;B.当分液漏斗液面不再升高时,只是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B错误;C.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是无关变量,实验中应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C正确;D.二氧化硅、碳酸钙用量以及叶龄等因素都会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有影响,D 正确。
故选:B。
4. 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2N=32),雄蜂为单倍体。
下图为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染色体未全部呈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雄蜂的精原细胞和精细胞中核DNA含量相同B.雄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未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雄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32条染色体D.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提高了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答案】D【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的减数分裂【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解答】解:A.雄蜂是单倍体,其精原细胞和精细胞中核DNA含量相同,A正确;B.雄蜂不含同源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未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C.雄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都含有32条染色体,C正确;D.雄蜂不含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5. 无融合结子是指不发生雌、雄配子细胞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过程。
下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对杂交水稻无融合结子品系的研究: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均移向同一极,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B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
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A、B的影响。
研究人员采用如图所示杂交方案,获得了无融合结子个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Ⅰ自交后代基因型不会发生改变B.子代Ⅱ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最多有四种C.子代Ⅲ自交可得到单倍体植株D.无融合生殖有可能导致基因多样性降低【答案】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利用有效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解答】解:A.子代Ⅰ的基因型是AaBb,作母本时,由于含有A基因和B基因,因此既有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也有雌配子直接发育成完整个体,综合起来最终自交形成的个体的基因型依然是AaBb,A正确;B.子代Ⅱ的基因型是Aabb,作母本时产生的雌配子是Aabb,作父本时产生的雄配子是Ab和ab,则自交后代产生最多产生AAabbb和Aaabbb两种基因型,B错误;C.子代Ⅲ的基因型是aaBb,基因B能使雌配子直接发成个体,为单倍体,C正确;D.无融合生殖缺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能导致基因多样性降低,D正确。
故选:B。
6. 如图为克雷白杆菌产生卡那霉素抗性的过程,表示使用卡那霉素后死亡个体。
表示卡那霉素菌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卡那霉素的使用是导致克雷白杆菌产生抗药性的根本原因B.从a时期到b时期克雷白杆菌群体发生了进化C.抗卡那霉素基因频率在该抗生素的选择下逐渐升高D.卡那霉素使用之前该抗性基因的产生属于中性突变【答案】A【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克雷白杆菌的抗药性基因在卡那霉素使用之前就存在,卡那霉素只是对抗药性基因起了选择作用,A错误;B.从a时期到b时期克雷白杆菌抗药性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所以群体发生了进化,B正确;C.抗卡那霉素基因频率在该抗生素的选择下逐渐升高,导致克雷白杆菌的抗药性增强,C正确;D.卡那霉素使用之前该抗性基因的产生属于中性突变,D正确。
故选:A。
7. 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答案】A【考点】内环境的作用稳态的生理意义【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B正确;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C正确;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D正确。
故选:A。
8.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B.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变化不影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C.兴奋在轴突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D.神经冲动可以由甲到丙或者由乙到丙【答案】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丙、丁区域是静息电位,乙区域是动作电位。
【解答】解:A.由于图中只有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A正确;B.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的基础是Na+的内流,由于兴奋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因此,钠离子浓度变化影响兴奋产生但不影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B正确;C.兴奋在轴突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C正确;D.神经冲动的方向是由动作电位到静息电位,即可以由乙到丙,但是不能由甲到丙,D错误。
故选:D。
9. 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主动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当内质网中的钙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四聚体解聚,钙通道活性消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MCO1基因缺陷的细胞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异常B.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用3H标记合成TMCO1的氨基酸,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D.钙离子可作为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调节的信号分子【答案】C【考点】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解析】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则TMCO1基因缺陷的细胞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