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

第一章刑法各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刑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绝对不定期刑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名词解释1、罪状2、叙明罪状3、引证罪状4、空白罪状5、法定刑6、绝对确定的法定刑7、相对确定的法定刑8、宣告刑四、简答题1、简述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2、简述我国刑法分则中罪状的种类?3、简述我国刑法中相对确定法定刑的表现形式?4、空白罪状和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是什么?第一章刑法各论概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C 5.D 6.C 7.B1.A B C 2.A B C D三、四(略)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某甲是我国某国家机关的高级公务员,多次利用其工作便利,与境外某机构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某甲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A、分裂国家罪 B 、间谍罪C、为境外窃取、刺探情报罪D、背叛国家罪2、某甲原系某外国情报部门特工,利用某所掌握的信息,潜入我国内地策动我武装部队人员进行武装暴乱,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武装暴乱罪D、武装叛乱罪3、某公司职员甲某多次向境外特务机构发电子邮件,出谋献策预谋推翻人民政府,建立反动政权。

甲某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A、分裂国家罪B、颠履国家政权罪C、间谍罪D、背叛国家罪4、某外国机构长期资助我国一网络媒体利用其网络资源,以造谣、诽谤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该外国机构构成何种犯罪?()A、颠覆国家政权罪(犯罪预备)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背叛国家罪5、甲系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到国履行公务期间叛逃,严重危害了我国国家安全,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叛逃罪B、投敌叛变罪C、间谍罪D、背叛国家罪6、战争期间,我国某企业为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该企业构成何种犯罪?()A、颠覆国家政权罪B、资敌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背叛国家罪7、某甲经常以造谣、诽谤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煽动分裂国家罪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分裂国家罪8、甲原系一国有企业干部,后来利用到国外出差的机会投敌叛变,加入该国间谍组织,后来在受该组织派遣回国执行间谍任务时被我国安全机关抓获。

请问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处断?()A、以投敌叛变罪论处B、以间谍罪论处C、以投敌叛变罪与间谍罪论处D、构成牵连犯,从一重处断9、某甲明知某乙是潜入我国进行武装暴乱分子,仍然为其提供吃住,还专门为其收购了20来件军服、子弹1000发,则某甲的行为已经构成:()A、武装暴乱罪B、投敌叛变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窝藏罪10、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间谍罪?()A、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B、参加间谍组织C、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D、为境外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1、下列犯罪中()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A、背叛国家罪B、分裂国家罪C、武装叛乱罪D、间谍罪2、下列有关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罪的客体为中国的国家安全B、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资助境内组织者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C、该罪的主体只能是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D、境内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也可以构成该罪3、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表述下列有哪些是正确的?()A、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并无身份的特殊要求,一般主体都可以构成B、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C、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4、背叛国家罪具有哪些特征?()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B、本罪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C、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D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的国家安全5、某市一国有企业由于市政府的长期不当干预经营,被迫宣布破产。

一部分职工对此非常不满,于是该企业原工会主席的带领下集体去市政府请愿,由于领导的不当处理导致职工们情绪激动,并发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后来在公安的机关干预才平息下来,请问对该工会主席及其他积极参与请愿的职工应如何处理?()A、以武装暴乱罪论处B、属于一般群众闹事行为C、构成妨害公务罪D、不构成犯罪,应以说服教育为主6、某公司职工甲在出国旅游的时候,对其所到某国的生活方式极度向往,回国后整日在想如何出国,不安心工作。

终于该职工采取偷越国境的方法,跑到那个国家去。

请问对该职工应如何处理?()A、构成投敌叛变罪B、构成背叛国家罪C、如果情节严重,按偷越国境罪处理D、如果情节不严重,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7、境内外机构组织或个人向下列哪些对象提供资助、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或者煽动分裂因家罪等的,可以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活动罪?()A、境内组织B、境外组织C、境内个人D、境外个人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间谍罪?()A、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B、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C、为外国机构窃取国家秘密的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9、关于背叛国家罪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A、某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时,勾结所在国政府,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B、只有与外国政府、政党以及就敌对势力机勾结的,才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C、本罪属于行为犯,不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既遂要件D、本罪行为在实施本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其他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触犯了下列哪些行为,危害中华全国国家安全的,可以构成叛逃罪?()A、勾结外国政府B、擅离岗位C、叛逃境外D、在境外叛逃11、下列哪些属于《刑法》第111条规定的“情报”?()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尚未分开的事项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依照规定的不应公开的事项C、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D、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已经公开的事项12、下列哪些行为是间谍罪的客观行为:()A、参加间谍组织B、明知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提供国家秘密的C、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13、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A、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B、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标明密级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的C、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法发送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D、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14、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A、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B、主体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C、主观上既可以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D、既可是故意为间谍组织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15、资助危害国家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个实施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

对于该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应如何理解?()A、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B、要求所资助的行为必须已实施C、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D、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不能是由境外人员实施的。

三、名词解释1、背叛国家罪2、分裂国家罪3、武装叛乱、暴乱罪4、叛逃罪5、间谍罪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四、简答题1、简述背叛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区别。

2、简答间谍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五、论述题试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与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1、甲于1998年被A国间谍机关招募为间谍。

经特工训练后,甲于1999年接受A国间谍机关的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剌探、搜集我国家机密情报。

2002年甲再次被A国派遣潜入我国境内B市,被公安人员捕获。

甲在被抓捕时,开枪抗拒,打死公安人员一人。

请问:甲构成何罪?应如何处罚?2、甲与乙、丙多次聚合并策划起草了“合同胞书”,所立了反动组织,印制宣传文件,煽动推翻人民民主政权,并物色发展成员。

乙策动其好友丁参加反动组织,却遭丁一口拒绝。

甲、乙、丙三人害怕罪行暴露,遂密谋杀人灭口,一天,乙借故将丁骗到自己的家中,事先已躲藏在乙家的甲、丙二人用准备好的尖刀将丁杀死,并拿走了丁随身携带的皮包,内有人民币3000元。

事后,甲、乙、丙三人又将丁的尸体投入水中。

请问:甲、乙、丙三人构成何罪?3、丁某是某市机关干部,由于在境内贪污了大量金钱害怕受到刑罚处罚,就偷偷地把资产转移到境外,然后趁自己独自出国考察之机投奔国外;随后又在国外参加了间谍组织,向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我国秘密情报,并多次发表反华文章,污蔑我人民民主权专政政权。

请问:丁某的行为如何定性?说明理由。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C5、A6、B7、B8、A9、C10、D二、多项选择题1、BC2、ABD3、BD4、ABCD5、BD6、CD7、AC8、AB9、AB10、BCD11、AB12、ACD13、ABC14、BC15、ACD三、四、五(略)六、案例分析题1、甲参加外国间谍组织,构成间谍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