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论)课程ppT
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论)课程ppT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位移定理
原函数乘以指数函数e-at像函数d在复数域中作位移a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延时定理
原函数平移 像函数乘以 e-s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终值定理
原函数f(t)的稳态性质 sF(s)在s=0邻域内的性质
式中:s=σ+jω(σ,ω均为实数); F(s)称为函数f(t)的拉普拉氏变换或象函数; f(t)称为F(s)的原函数; L为拉氏变换的符号。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拉氏反变换的定义
其中L-1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3.2.1 拉氏变换的计算
2.2.3 线性化方法
增量 (微小偏差法) 非线性方程 局部线性增量方程
假设: 在控制系统整个调节过程 中,所有变量与稳态值之间 只会产生足够微小的偏差。 以微小偏差法为基础,运 动方程中各变量就不是它们 的绝对值,而是它们对额定 工作点的偏差。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动态性能的运动方程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解析法
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规律列 写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建立模型。
实验法
人为地对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并 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逼近。这种方法也称为系统辨识。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B(s) b0 s m b1s m1 .... bm1s bm F ( s) ,m n n n 1 A(s) a0 s a1s .... an1s bn
L-1[F(s)] = L-1[F1(s)]+L-1[F2(s)]+…+L-1[Fn(s)] = f1(t) + f2(t) + … + fn(t) F(s)= F1(s)+F2(s)+…+Fn(s)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单摆模型(线性化)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液面系统线性化
常数!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3 拉氏变换及其反变换
2.3.1 拉氏变换的定义
2.3.2 拉氏变换的计算
2.3.3 拉氏变换求解方程
拉氏变换
拉氏反变换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单摆(非线性)
是未知函数 的非线性函数,
所以是非线性模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液面系统(非线性)
是未知函数h的非线性函数,所以是非线性模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2.2 线性化问题的提出 线性系统优点:
例如微分方程中,
将与输入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右边;与输出量有关 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左边。方程两边各导数项均按降幂排列。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级RC无源网络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2.2.1 常见非线性模型 2.2.2 线性化问题的提出
差分方程 (离散系统) y(kT ), y(kT T )
数学模型的准 确性和简化 线性与非线性
分布性与集中性
参数时变性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机械运动系统的三要素 质量 M 弹簧 K 阻尼 B
机械运动的实质: 牛顿定理、能量守恒定理
实例
机械平移 机械旋转
浙江省精品课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4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2.4.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4.2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4.1 传递函数的定义 在零初始条件( 输入量施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的 工作状态,即t < 0 时,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也均为0 )下, 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引起该输出的输 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3.1 拉氏变换的定义 设函数f(t)满足:
1f(t)实函数; 2当t<0时 , f(t)=0; 3当t0时,f(t)的积分 0 f (t )e st dt 在s的某一域内收敛 则函数f(t)的拉普拉氏变换存在,并定义为:
单位加速度函数拉氏变换
抛物线函数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3.2.3 拉氏变换的主要运算定理
线性定理 微分定理 积分定理 位移定理
延时定理
卷积定理
初值定理
终值定理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线性定理
叠加定理
比例定理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可以应用叠加原理,以及应用线性理论对系统进行 分析和设计。
线性系统缺点:
有条件存在,只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具有线性特性;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是非常复杂的。
线性化定义
将一些非线性方程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用近似的 线性方程来代替,使之成为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叠加原理:
可加性 齐次性
f ( x1 x2 ) f ( x1 ) f ( x2 ) f ( x) f ( x)
不满足以上条件的方程,就成为非线性方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见非线性情况
饱和非线性 死区非线性
间隙非线性
继电器非线性
浙江省精品课程
Example Example
单摆 液面系统
单摆 液面系统 多变量
2.2.3 线性化方法
单变量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2.1 常见非线性模型
数学物理方程中的线性方程:
针对时间变量的常微分方程:
线性方程指满足叠加原理
未知函数项或未知函数的(偏)导数项系数依赖 于自变量
电气系统三元件
电阻
电容
电感
电学:欧姆定理、基尔霍夫定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例3、RLC 串联网络电路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物理系统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1.3 提取数学模型的步骤
划分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例1、机械平移系统
!静止(平衡)工作点作为零点,以消除重力的影响。
1)微分方程的系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 2)阶次等于独立储能元件的数量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例2、机械旋转系统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条件: 分母多项式能分解成因式
F ( s) B( s) K ( s z1 )(s z2 )...(s zm ) A( s) ( s p1 )(s p2 )...(s pn )
多项式极点
p1 , p2 ,..., pn
多项式零点
z1 , z2 ,..., zm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3.3 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 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变为 s 的代数方程; 解代数方程,得到有关变量的拉氏变换表达式;
应用拉氏反变换,得到微分方程的时域解。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式的解
写出每或一环节(元件) 运动方程式 消去中间变量 写成标准形式
二级RC无源网络 实例: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划分环节
由运动方程式 (一个或几个元件的独立运动方程) 根据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在系 统中的作用,确定元件的输 入量和输出量(必要时还要考 虑扰动量),并根据需要引进 一些中间变量。
L[ xc (t )] X c ( s) G( s) L[ xr (t )] X r ( s)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定理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多重微分
原函数的高阶导数 像函数中s的高次代数式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积分定理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多重积分
原函数的n重积分像函数中除以sn
浙江省精品课程
负载效应
浙江省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写出每或一环节(元件) 运动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