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人卫版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人卫版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一、筛检的分类
整群筛检(mass screening): 35岁 以上妇女作阴道细胞涂片筛查宫颈癌。 选择性筛检(selective screening): 矿工进行矽肺检查
二、筛检的目的
早期发现某病的可疑病人,以实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确定高危人群,采取病因预防措施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诊断试验
病人 区分病人和无病者
五、筛检试验的评价
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 将待评筛检试验与诊断目标疾病的标准方法
(“金标准”),进行同步盲法比较,判定该方 法对疾病“诊断”的真实性和价值。
“金标准”(gold standard):目前医学界 公认的诊断疾病最准确可靠的方法。
筛检试验的评价过程
确定适宜的“金标准”,用它筛选适量的目 标疾病患者(病例组)和非患者(对照组),然后用
(1)阳性似然比:此值越大,敏感度越高
真阳性率 灵敏度 LR 假阳性率 1 特异度
(2)阴性似然比:此值越大,特异度越高
LR 假阴性率 1 灵敏度 真阴性率 特异度
阳性似然比越大,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 验的诊断价值越高。
一致率(agreement/consistency rate)
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
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l-(假阴性十假阳性)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
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 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 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该指标不 受患病率的影响。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
第五节 筛检(Screening)
指用简便、快速、灵敏的试验或检查方法有组 织地对人群进行检查,以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 的一种调查方法。 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用于筛检的各种 检查方法。筛检试验可以是问卷、常规体检, 内窥镜、X线、血清学检查等。筛检试验应该 是安全、简便、快捷和价格低廉。
特异度与假阳性率(2)
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又称误诊率。即 实际无病被该筛检试验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假阳性率=B/(B+D) × 100%
特异度+假阳性率=1
正确指数
也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是灵敏 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指数范围在0~1之间。
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诊断试验 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金标准诊断方法
患者 真阳性A 假阴性C A+C 非患者 假阳性B 真阴性D B+D 合计 A+B C+D N
A-真阳性,实际有病被判断为阳性的人数 B-假阳性,实际无病被判断为阳性的人数 C-假阴性,实际有病被判断为阴性的人数 D-真阴性,实际无病被判断为阴性的人数
三、适于筛检的的疾病
筛检阳性者有进一步确诊和治疗的方法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高)
有适当的筛检方法
成本效益高
四、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
筛检试验
对象 目的 要求 费用 处理 外表健康者 区分有可能得病 者和无病者 快速、简便、 灵敏度高 廉价 诊断试验确诊 较贵 治疗 准确、特异度高
整理评价结果
表15-1 筛检试验评价 金标准 筛检试验 患者 阳性 阴性 合计 真阳性 A 假阴性 C C1 非患者 假阳性 B 真阴性 D C2 R1 R2 N 合计
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一)真实性
真实性(validity):亦称效度,指试验结果和
真实情况之间的符合程度,又称准确性
(accuracy)。 评价真实性的指标有: 灵敏度与假阴性率、特异度与假阳性率、正 确指数、似然比和符合率
待评价的筛检试验对患者和非患者再检测一次,
将所获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用一 系列指标来评价筛检试验对某病的诊断价值。
选择研究对象
原则:研究对象能够代表筛检方法可能应用的 目标人群。
病例组:应包括所研究疾病的各种临床类型。
非病例组:应选择确实无该病的其他病例,尤其
应包括易与该病混淆的病例,这主要
比。它反映的是筛检试验漏诊病人的情况。
假阴性率=C/(A+ C) × 100% 灵敏度+假阴性率=1
特异度与假阳性率(1)
特异度(specificity):又称真阴性检试验正确
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
病人的能力。
特异度 =D/(B+D) × 100%
:容许误差,一般定在0.05~0.10
P:筛检方法灵敏度(估计病例组)或特异度(估
计对照组)
例
题
假如待评价筛检试验的估计灵敏度为75%, 估计特异度55%,试计算病例组和对照组所需要
样本量。
设=0.05,=0.08 n1=(1.96/0.08)2×(1-0.75)×0.75 =112.5≈113 (病例组) n1=(1.96/0.08)2 ×(1-0.55)×0.55=148.6≈149 (对照组)
灵敏度与假阴性率(1)
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即实际有病而被该筛检试验正确地判
为有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正确检出
病人的能力。 灵敏度= A/(A+C)×100%
灵敏度与假阴性率(2)
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又称漏诊率。指 实际有病,但被筛检试验判为无病的百分
又称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判定结果与标准 诊断结果相同的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
A D 一致率 100 % A BC D
Kappa分析
Kappa分析用于评价两种检验方法和 同一方法两次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N ( A D) ( R1C1 R2 C2 ) Kappa 2 N ( R1C1 R2 C 2 )
是考察该方法的鉴别能力。
样本量的估计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1)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2)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3)显著性检验水平
(4)容许误差
样本量计算公式
当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接近50%时, n=(u / )2p(1-p) (近似公式)
n:所需样本量
u:正态分布中累积概率等于/2时的u值,如 u0.0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