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结构制图术语解释汇总

服装结构制图术语解释汇总

服装结构制图术语解释汇总
1、服装结构制图:
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
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直接将面料裁成衣片。

2、人体测量:
是指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等作为服装制图时的直接依据。

3、服装放松量:
服装放松量又称加放量。

为了使服装适合于人体的各种姿态和活
动需要,必须再量体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服装品种、式样和穿着用途,加放一定的余量,即放松量。

4、号:
是指高度,以厘米表示人体的身高,是设计服装长度的依据。

5、型:
是指围度,以厘米表示人体胸围或腰围是设计服装围度的依据。

6、服装款式:
是指服装成品的外形轮廓、内部结构以及相关附件的造型和安置的部位等。

7、经向(直丝綹):
一般将梭织物的长度方向与布边平行的经纱称为经向。

8、纬向(横丝绺):
一般将梭织物的幅宽方向与布边垂直的纬纱称为纬向。

9、斜丝绺:
处在直丝綹与横丝绺之间的称为斜丝绺。

10、组合关系:
就是一件服装是由多少衣片和附件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又是如
何进行配的,即采用的缝法以及缝份的宽窄和配合时应采用的归拔工艺等。

11、组合形态:
是指各部位、部件的衣里、衬及其他辅料的组合关系。

12、服装专用曲线板:
是按照服装结构制图中各部位弧线、弧度变化规律而制成的一种专供服装制图中绘制各部位弧线的专用绘图工具。

13、净样:
服装实际规格,不包括缝份、贴边等。

14、xx:
服装裁剪规格,包括缝份、贴边等。

15、画顺:
光滑圆顺地连接直线与弧线、弧线与弧线。

16、劈势:
直线的偏进。

17、翘势:
水平线的上翘(抬高)。

18、困势:
直线的偏出。

19、凹势:
袖隆门、裤前后窿门凹进的程度。

20、门禁:
衣片的锁眼边。

21、里襟:
衣片的订钮边。

22、叠门:
门禁和里襟相叠合的部分。

23、挂面:
上衣门里襟反面的贴边。

24、过肩:
也称复势、育克。

一般常用在男女上衣肩部上的双层或单层布料。

25、驳头:
挂面第一纽扣上段向外翻出不包括领的部分。

26、省:
又称省缝,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所需缝合的部分。

27、裥:
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所需,有规则折叠或收拢的部分。

28、克夫:
又称袖头,缝接于衣袖下端,一般为长方形袖头。

29、分割:
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或款式要求在上衣片或裤片上增加的结构缝。

30、服装结构制图比例:
是指制图时图形的尺寸与服装部件(衣片)的实际大小
的尺寸之比。

31、比例分配制图法根据人体曲线形态:
是采用以分数为基数的制图法,以主要
围度尺寸,按既定的比例关系,推导其他部位尺寸的制图方法。

32、六分法:
是比例分配制图法的一种,即以胸围的为主要基数,推导其他部位尺寸的制图方法。

33、比值:
是指取自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数值,它代表一个角度。

34、原型:
是以人体的净体数值为依据,加上固定的放松量,经比例分配法计算
绘制而成的近似于人体表面的平面展开图,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服装的款式变化。

35、基型法:
是在借鉴原型制图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正充实后提炼而成的,因
此基型制图法源于原型制图法但又有别于原型制图法。

36、画样:
单件画样指按款式、规格直接在面料上画出裁剪线条;批量生产画样指按以完成的服装样板在面料上画出裁剪线条。

37、开剪:
按画样线条把面料剪成裁片。

38、眼刀:
在裁片某部位剪一小缺口,作定位标记用。

39、钻眼:
打在裁片上作定位标记的xx。

40、换片:
调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裁片。

41、配零料:
除衣裤裙等主要裁片以外的零部件。

42、丝綹:
织物的经向、纬向、斜向,行业中称为直丝綹、横丝綹。

43、弧度:
弧形线的弯曲形状。

44、对刀:
眼刀与眼刀相对或眼刀与衣缝相对。

45、失出:
指某些疏松的面料,经开剪后经纬纱一根根失落下来。

46、开剪线路:
开剪时剪刀的进刀和出刀的程序。

47、摆缝:
胸围线下前后衣片缝合的部分。

48、阴裥:
裥量在衣服里边的折裥。

49、折转:
一片不裁开的衣片,对折或折叠。

50、高腰裙:
裙腰上口高于人体腰围线的裙型。

51、止口:
服装的门里襟,领子、腰头等衣缝部的贴边。

52、茄克衫:
人们把各类轻便的,在春秋季节穿着的短上衣称为茄克衫。

53、登闩:
是指衣服底边处的镶边,特指茄克衫的底边。

54、夹裆:
是指裤子穿上后,后窿门吊紧,后裆缝嵌入股间。

55、后裆下垂:
是指裤子穿上后,臀部下沉,起涟漪般皱褶。

56、出手:
中式服装由后领中心线至袖口的xx。

57、挂肩:
是指中式服装肩部折转线至胸围线的垂直距离,俗称抬肩。

58、挖襟:
是偏襟中式服装的俗称,在结构制图中又指把平面布料通过工艺手段变成偏襟造型的过程。

59、盖襟:
是偏襟中式服装的左前片,由领口至右腋下,俗称大襟。

60、垫襟:
是在偏襟中式服装的右前片,在大襟的下面,俗称小襟。

61、旗袍:
原指我国满族妇女穿着的一种长袍,上下相连。

62、偏襟:
俗称挖襟,指中式服装中从领口至右腋下开门的服装款式。

63、服装样板推挡:
是以某一档规格的样板,按一定的规格系列在服装各部位作
放大或缩小的处理。

64、总图推挡法:
以最小档或最大档规格的样板为基础,按规格系列作出最大档
或最小档规格的样板然后通过逐次等分制出中间各档规格的样板。

65、逐档推挡法:
以中间规格的样板为基础,按规格系列采用推一档制作一档的
方法,制出各档规格的样板。

66、公共线:
是指以一条轮廓线或主要辅助线作为各档样板的重合线条,即几档规格样板所共同使用的线条。

67、荡领:
是指当服装穿好后,领口不能贴近领部,四周荡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