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二、号型标志:
《GB1335-91服装号型》规定在服装上必须标明号、 型,且号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 例如男上装170/88A,其中170表示身高为170cm的 人体,88表示净体胸围为88cm,体型分类代号A则 表示胸腰落差范围(男子为16---12cm)。

三、号型应用:
对消费者来说: 服装工业生产企业如何选择和应用号型系列 利用号型标准怎样设计规格系列




被量体者必须要以常态姿势站立,正确反映本人体型。 量体者不要与被量体者面对面站立,避免给被量体者 以不愉快感,一般以站立在被量体者的左或右前方为 宜。 测量时要注意观察被量体者的体型特征,必要时可随 时记录下来,特殊体型要增加特殊部位的测量尺寸。 对“量体裁衣”使用比例分配法制图来说,要考虑被 量体者的着衣情况,被量体者的衣着也是测量的一个 重要参考因素。 尺码记录要准确,测量顺序要注意。
二 平面构成法
1.概念:是在立体构成法之后,经历了大量的经验积累,掌 握了在一定范围内,服装材料从平面到曲面的几何形态变形, 和人体外形结构的种种知识和技艺,而直接在平面上制图的 一种方法。 2. 特点: 简单、快速,但不如立体法直观。平面构成法由 于所需用具较少,成本低,效率高, 3.分类:最常用的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制图法。 比例分配法可分为三种,即定寸法、胸度法和短寸法。 原型制图法:即在预先制好的服装原型板上进行推移变化, 最后得到一个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服装尺寸及式样要求的服 装结构图。对于款式多变的女装和童装的服装结构图的制作 较灵活和方便
四 制图符号
1.结构图中常用的线条及制图符号 轮廓线或制成线:outline用宽度为0.8---1mm的粗实线表示构成衣片或配 件形状的线条 基础线或结构线:Basic line用宽度为粗实线一半的细实线表示结构关系 的基本线条,如胸围线、胸宽线等 等分线:Equation line用于将某部位划分成若干相等距离的场合,虚线 宽度与细实线相同 示意线:Dotted line 有时也用点划线表示,表示衣片相连结构中的分界 线,线条宽度与粗实线相同,如后中线,挂面位置线、领贴线、驳口 线等 省道符号:Dart line表示衣片某部位需作收省缝合 折裥符号:Pleat line表示褶或裥的折叠部分(不缝住),或作波浪份的 处理,斜线方向表示由高向低折叠 直角线:Vertical line是制作结构图时的基准线 重叠符号:Overlapping mark表示相关裁片交叉重叠部位的标记 扣眼位:Buttonhole position表示衣服扣眼位置的标记 纸样并合记号:Piece together mark表示裁剪衣片时要将纸样拼到一起
第一章 基础知识
计划学时:4学时 上课班级: 09服表 授课教师: 刘驰
本节课教学目的

服装结构构成方法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人体测量 服装号型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教学形式

讲课与实验相结合
第一节 服装结构构成方法

定义:服装结构构成方法,是指对服装结

构通过分析或计算,在纸张或布料上绘制 出服装结构线条的过程。即指我们通常所 说的服装裁剪法。 分类: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本学期将主要以平面法中的原型法为例来介绍服装 结构制图方法。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一 原型上装裁片和各线条名称(图1-1):
二 结构图中的线条(外观上分)
结构图中的线条 (性质上分)
三 制图规则
1.制图顺序 从总体来看,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 片,后作小衣片 对具体衣片来说:先作基础线,再作内部结构 线和外部轮廓线 2.制图尺寸及尺寸单位 3.结构图分类:根据使用场合需要有净缝(粉) 制图、毛缝(粉)制图、放大制图、缩小制图 等各种形式的图纸。
一 立体构成法或立体裁剪法(DRAPING)
1.概念: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塑造服装,它是从人体或人 体模型上测量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根据测量尺寸,大致 画出衣片或纸样,然后在人体模型上进行造型处理。 2.特点: 实际所需的用布量与体型关系及如何造型等,是可以通过 视觉直接进行观察,并在人体模型上直接制作出来。 对于布料的厚度或下摆悬垂等性质,用平面法往往难以准 确估算,而立体法通过对布料的操作本身就可以解决。 易于解决着装时变形的份量,从而使其达到平衡,如一些 前卫服装常常使用非纺织面料,有意使人体从视觉上产生 某种变形,而这种变形用平面法是根本无法计算的。 立体法没有什么公式,不受任何数字的束缚,因此,能启 发设计灵感,开阔思路,准确地反映出设计人员的设计思 想。
2 服装制图部位字母符号
第三节 人体测量
一 人体体型特征与测量
1.人体的结构: 2.体型的划分: 3.男女老幼在躯干部分的差异:
4.人体比例与服装造型:
①长度关系: ②围度关系:
二 人体测量
1.人体测量的工具: 过去主要用为皮尺、铅笔、便:
三 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的比较




平面法比较注重计算,数据较多,较之立体法是一大进步, 但服装制成后的形态对于一般人来说不易理解 平面法属于二元性操作,其制图及裁剪不需要很多的用具, 且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推广及普及 立体构成法为三元性操作,需要很多用具,尤其是人体模 型制作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体构成的效果。因此成 本较高,要求也高 两种方法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相辅相成的, 立体构成法是平面构成法的返祖,又是平面法的再创造, 它可以给平面构成法提供种种平面处理的依据
第四节 服装号型的基本概念
一、号型定义:

服装号型是根据我国人体规律和服装使用的需要,选出 最有代表性的部位经合理归并后设置的。其计量单位为 厘米(cm)。身高、胸围、腰围是人体的基本部位,也 就是人体最有代表性的部位。用这些部位的尺寸推算人 体的其他尺寸误差最小。增加体型分类代号后最能反映 人体号型特征。用这些部位及体型分类代号作为服装成 品规格的标志,消费者易接受,也方便服装生产与经营。 为此,标准中确定将身高命名为“号”,人体胸围和腰 围及体型分类代号为“型”。

第一章思考题:



什么是立体构成法,其特点有哪些? 什么是平面构成法,它主要包括几种方法,各种方法有什么特点? 服装结构图中的线条有哪些,是怎样分类的?服装结构制图规则 又有哪些? 何谓体型?体型是如何划分的? 人体比例与服装造型的关系是怎样的? 测体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不同需要的测体,其目的及要求各是什么? 人体测定点有哪些? 量体设计的相对性是指什么? 服装号型的定义是怎样的? 服装号型是怎样被应用的?
2.测量部位及方法
人体测定点的设置
基本数据测量
实用数据测量(着装测量)
这是一种传统的通常称之为“量体裁衣”的量体方式。主 要用于服装的定做加工,需要按照具体衣着对象的体型、服 装款式及服用要求,进行具体的人体测量,所获得的数据不 是人体基本数据,而是服装的加工数据,所以在测量时可进 行着装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