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西汉贾谊《过秦论》有感

读西汉贾谊《过秦论》有感

读西汉贾谊过秦论有感
作者:壶公评论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每读及此,总不免为古人喝采。

今人论战国以美国为秦者多。

从现在看,美国是强,但颓势己现,秦楚之位岂可定论。

欧洲至今四分五裂,和中国在秦之后的“大一统”相比,东、西方文明确有较大的差异。

美国的行为与罗马末期神似,以战国的标准也只能是五霸之一,难有秦的气势。

极为相似的是苏联和晋,两者都成一时霸业,但又因内部原因四分五裂。

俄罗斯军事强大,令人侧目,但是政治混乱、经济衰败,名符其实的泥足巨人。

其命运不如赵、魏、韩,因为它还将崩溃。

西欧如齐,亦盛极一时。

但如今和平主义、人权观念太重,如垂暮之人,难有作为。

或将楚比于印度,是看高了它。

它在追赶中国,如果成功,也许可与楚相当。

因为当今世界能与楚相当的国家确实不好找。

应当无人看好以色列。

我认为,如果其能有强势的领导人,与阿拉伯人平分中东,是小事一桩。

比之于卧薪尝胆的越,也将成千古美谈。

談至此,中国是秦,巳跃然纸上。

非本人爱国,夸大其词。

中美之争,即秦位之争。

中国面临极好的历史机遇,如果继续坚持20-50年的现行政策,何愁不胜过美国,扬中华之威于世界。

历史在发展,不可能重复。

但历史常有相似之处,所以以史为鉴,可以知未来。

《过秦论》的精彩是现代人写不出来的。

认真思考其中的一些观点,可以对现在的世界有这样的一些理解:
一、美国不是秦,至少其领袖没有秦王的气魄,只是苟且于选票的商贩;其民众不是秦人,斤斤计较,难有作为。

但其骄横跋扈,形同堂诘诃德的豪勇则注定其走向衰亡。

有秦之盛而无秦之成,悲乎美利坚。

二、中国是秦,亦难。

毛泽东与黃炎培在延安的一席话,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起码现在的中国人都在骂毛泽东的运动和文革。

虽然不成功,但那是为解中国“朝代更替”之迷而作的试验。

明眼人都清楚,中国的经济是发展了,但是潜在的社会矛盾也在剧化。

能否走出“朝代更替”的怪圏。

世人试目以待。

如果把历史看成一个展开的长辐,以时间为横轴,以各种文明的兴衰为纵轴,那么我们会看到各种文明的发展和衰亡、冲突和融合。

衰亡是局部的,冲突是暂时的;发展是永恒的,融合是必然的。

古代哲人所谓的“大同” 即如是说。

从当今世界格局看,西方文明巳不如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么锋芒毕露。

老欧洲的和平主义和中国的“和为贵”,西方的民主思想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是西方文明向合理的回归,也是中华文明走出“朝代更替”的怪圏向新高度的进步。

现在两种文明即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在冲突又在融合。

只要西方文明不为旁门左道所控制以至利令智昏,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治民主经济发展。

人类建设共同的文明是完全可能的。

文明在冲突之中融合。

中美之争不能不争,争是为了不争。

现代的世界大战是人类无法承受的。

我们祈盼和平,我们相信人类新文明的出现。

现代的中国人责任重大,比之于进行一场战争需要更多的耐心、毅力、勇气和智慧。

中、美之间不是秦楚之争。

而应该是携手共进,共建人类的新纪元.
2003-04写于麒麟山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