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课《学会合作》

第14课《学会合作》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14 学会合作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在语境中辨析“顾名思义、卓有成效、倾泻”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3.朗读课文,读懂文章的观点、事例,理清作者的说理思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明白“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5.体会设问句的作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

6.认识演讲词的特点,学习作者列举典型事例的写作方式,领悟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不同作用,并进行仿写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2.认识演讲词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式,通过列举典型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难点:学习文中列举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进行仿写练习。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分段轮读课文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写字及正确流利的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默读、轻声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指导学生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事例对比,拓展延伸等方式推进学生感悟“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

4.借助拓展练笔,推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预习单五、教学时间:2课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故事导入,审题质疑1.故事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个很有实力的大公司,对员工的待遇很高。

有一次这个公司在雨天招聘人才,候选人都端坐在公司的大厅内等待测试,大厅内已准备好一半人的雨伞。

测试时间快到了,主考官说:“从这里到考场要穿过一个露天走廊,请大家抓紧时间进场。

”你们看他们是怎么进入考场的。

(教师播放大家进考场的视频:)视频内容:大家争先恐后地行动起来:有的抢过一把雨伞就跑,有的两人共撑一把雨伞,有的索性冒雨前往。

师接着讲述: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就是一场考试。

同学们猜一猜:最终被聘用的是哪些人?(是那些共打雨伞的人。

)2.是那些共打雨伞的人。

因为该公司认为:一个团体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他们需要的正是会合作的人。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体会?3.揭示课题:看来,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作(板书课题:14学会合作)。

齐读课题。

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作学习这篇课文。

4.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说理性的文章)5.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你们还读过哪些说理性的文章?6.以前我们在学习《学与问》这一类文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是如何说清自己的观点的。

)7.这篇说理性课文同时也是一篇演讲稿。

以前学过哪篇演讲稿?能说说演讲稿的特点或者作用吗?8.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质疑。

(1)什么是合作?(2)为什么要合作?(3)怎样合作?……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勤于思考的你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的。

(二)检查初读,随文识字学词,推进读懂。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第二段主要讲什么?(主要写合作的重要性。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1)“顾名思义”怎么理解?请联系上下文说说。

(2)这段主要写什么?(主要写什么是合作和合作的重要性。

)3.指名读第4自然段:(1)“卓有成效”怎么理解?你能根据这段话的内容理解吗?(成效很大,超出一般)(2)这段主要写什么?(主要写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

)4.指名读第5自然段:读后课件出示:一幢房子牺牲(1)指名读这两个词,强调“幢”别读错了。

(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幢”“牺”:怎样才能把“幢”“牺”写正确美观?(注意都是左窄右宽,其中“牺”不要多一横)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一写,然后点评。

(3)这一段主要写什么?(这段也是写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

)5.指名读第6段:这段写了什么?(这段总结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

)6.指名读第7段:这段写了什么?(这段呼吁人们要学会合作。

)(三)理清文脉,整体感知1.读完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能解决上课时提出的几个问题?(1)学生举手(可能不太多),看来光靠个人的努力解决的问题不多,下面老师要看看几个人合作,结果是不是和刚才一样,请四人小组商量一下,商量过后看看自己能解决几个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再举手回答。

(3)通过组内同学的合作,大家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你们高兴吗?看来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快乐!2.理清文脉。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以前我们学习说理性的文章方法是——出示:(1)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演讲稿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观点是: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书:合作→更大的成功(2)那作者是如何说清自己的观点的呢?咱们先来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我们再来小组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合作地最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

(3)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呼吁人们学会合作(4)根据刚才的问题给课文分段:(第1—3自然段)合作的重要意义→(第4—6自然段)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第7自然段)呼吁人们学会合作(5)课文除了写了自己的观点,还写了什么?(两件事例)●你能概括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吗?(提示:要说清人物、事件、结果)●这两件事例和作者说的“学会合作”有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并不一定解决此问题,让学生围绕此问题思考,发表自己看法即可,这个问题还要在读懂事例,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探究写法)3.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你能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清“合作的重要意义”、怎样说清“如何卓有成效的合作”的,下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探讨。

(四)读懂合作的意义,学习作者阐明观点的方法。

1.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说清“合作的重要意义”的。

(1)请默读课文第1-3节,思考:为什么要与别人的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画出相关内容。

(2)集体交流预设出示合作的意义:①你能结合关键词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学生交流之后,教师点红关键词“任何人”“不是孤立”“各种各样”“不论……也不论”。

②可见合作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个感受告诉大家吗?2.学习作者阐明观点的方法:(1)那么作者是怎样阐明这两个观点的?(先用第一句概括自己的观点,再用排比句简要地列举了几个事例进行说明,最后用“总之”一词连接第二个观点总结全段。

)(2)这是怎样的构段方式?(总分总)小结:像这样既用事例说明,用阐明道理的方法,就叫“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

板书:摆事实讲道理(3)光讲道理不行吗?为什么还列举事例呢?(这样使所说明的道理更让人信服)(4)练习演讲。

好的演讲稿,还需要好的演讲家才能说服大家,怎样才能把这段演讲好呢?(指名说)请练习演讲第二段一会儿展示看谁是合格的演讲家。

学生练习,展示。

3.练习仿写第二段。

你能学习第二自然段总分总的方法,用上“总之”也来写一段演讲词吗?(1)先想想你想告诉大家什么道理?(预设提示:讲文明方面的、讲卫生方面的、勤奋学习方面的、爱读书方面的……)(2)再想想你会简要罗列哪些事例?(只让学生思考,不作回答,以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3)想好了就开始动笔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师生点评。

4.总结: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作者所论述的观点,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还学会了用“总之”,运用总分总的方法阐明一个道理的方法。

那合作还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一)回忆旧知,总结方法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2、3自然段里找到了合作的重要意义,懂得了第一自然段中阐述的“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的道理,还学会了用“总之”,运用总分总的方法阐明一个道理的方法。

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读第2段里的道理的?(先找出有关合作意义的语句,再结合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并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又想想作者是如何写的,最后练习演讲。

)出示:(四)继续研读懂合作的意义,学习作者阐明观点的方法。

那2、3自然段里还阐述了合作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用上节课的方法接着交流。

1.继续交流上节课从2、3自然段里标画的有关合作的意义的语句。

(1)教师预设出示:①谁能结合关键词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②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个感受告诉大家吗?③作者是怎样阐明这两个观点的?(先用设问句解释“什么是合作”,再讲述这些道理。

)去掉设问句,直接解释“合作”行不行?(不行,用设问句既能引起听众注意,又起提纲挈领作用。

)④文章还有哪儿也用到了这样的设问句请找一找?(第4段开头和结尾)⑤这一段作者主要是运用“讲道理”的方法,说明了合作的重要。

谁来把这段的道理讲一讲?(指导演讲第3段)(五)研读事例,感悟合作方法,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说理的写作方法过渡:摆事实,讲道理,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下面我们继续来感受这一特色。

1.请默读课文4-6小节,找找看,课文举了几个事例,讲了哪些道理?(1.理清事例和道理之间的对应关系,2.这些内容最终的写作目的。

师板书归纳)感悟:乐团演奏1. 读读第4节,哪句话体现了乐团演奏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呢?课件出示:(1)精确到具体词语呢?引导理解“悠扬”“倾泻”“流向天宇”“流进人们的心田”的意思。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享受这卓有成效的合作之果,指名读、齐读。

(2)观看乐队演奏视频:谈谈自己的观后的感受,可用词句概括,再读出我们的感受。

2.音乐非常美妙,能奏出这样动听的乐曲,容易吗?靠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他们努力合作了?(1)引导抓住“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和“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协作精神”等关键词语,体会“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的重要。

(2)引读: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生接读——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3)作者写这个事例,就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再读——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