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第四章 地下水
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酸碱度(pH值): 取决于水中氢离子浓度。根据pH分5类。
硬度: 取决于水中Ca2+, Mg2+。总硬度, 暂时硬度, 永久硬度。
硬度的表示法有两种:1、德国度;2、每升水中含有 Ca2+和Mg2+的毫摩尔数。1毫摩尔硬度=2.8 德国度。
总矿化度:地下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称总
多层承压含水层。
26/63
五、裂隙水
裂隙水 按成因:
•风化裂隙水 •成岩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
按埋藏条件:
•面状裂隙水 •层间裂隙水 •脉状裂隙水
27/63
六、岩溶水
岩溶水 特点:空间分布极
不均匀,动态变化 强烈,流动迅速, 排泄集中。
28/63
七、泉水
泉(fountain):地下水出露于地表的天然露头。 按水头性质分:
酸性侵蚀:pH值低的酸性水对混凝土具腐蚀性。
镁盐侵蚀:水中镁盐与混凝土作用后生成化合物溶解于水。
12/63
第三节 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埋藏类型
地下水埋藏示意图
1-承压水位; 2-潜水位; 3-隔水层; 4-含水层;
A-承压水井;B-自流水井;C-潜水井
13/63
地下水埋藏类型
地下水的类型
14/63
39/63
作业题
2. 某地区承压水等水位线图见下图. 试确定: 图中C点承压水位埋深、承压水头大小、含水层埋深。
40/63
作业题
3.已知承压水头H0=4m,坑底隔水层厚度H=1.0m,土的重度为 20kN/m3。
①判断基坑是否会发生突涌现象?
②如果发生突涌,计算基坑中心承压水位的降深;
41/63
6/63
岩层的划分——依据各类岩石的水理性质
透水层(pervious layer):
透水的岩土层。
滞水层(半透水层):弱透水的岩土层。 含水层(aquifer):
当透水层被水充满时称含水层。
隔水层(interlayer):
不透水但可含水的岩土层。
含水层的形成条件:岩土层有较大空隙;为隔水层所限;
有补给来源。
地面沉降是一个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给建筑物、上下水道及城市道路都带来很大危害 引起向沉降中心的水平移动,使建筑物基础、桥墩 错动,铁路和管道扭曲拉断。
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法。
合理开采地下水 对已发生的地区,对含水层回灌
33/63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松散土层中所发生的突发性陷落,多发
生于岩溶地区。
危害
破坏农田、水利工程、交通线路 引起房屋破裂倒塌、地下管道断裂
一、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perch ground water)
包气带中聚集在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特征:接近地表,分布范围有限,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
蒸发形式或向隔水底板边缘排泄。动态变化很不稳
定。
工程意义:常始料不及涌入基坑。
供水意义不大。 在寒冷地区易引起道路冻胀和翻浆。
15/63
二、潜水
潜水(phreatic water)
T-潜水埋藏深度;M-含水层厚度;H-潜水位
16/63
二、潜水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
可解决如下问题:
1 确定潜水流向 2 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 3 确定潜水的埋藏ຫໍສະໝຸດ 度4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虚线-潜水等水位线
实线-地形等高线
17/63
二、潜水
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a) 潜水补给河流
矿化度,简称矿化度。
地下水的侵蚀性:指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构件的侵蚀破
坏能力。
11/63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溶出侵蚀:混凝土中Ca(OH)2成分被水溶解。
碳酸侵蚀:含侵蚀性CO2的水溶解混凝土中的钙质而使
混凝土崩解。
硫酸盐侵蚀:水中SO42-与混凝土作用生成新的化合物,
由于体积膨胀而胀裂。
管涌与流砂
35/63
基坑突涌
隔水层的安全厚度:
据 H W H 0
得
H
w H0
若不满足上述厚度, 需降水,使基坑中心 承压水位降深满足:
(H 0 S) W H
则:S H 0 H W
36/63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溶出侵蚀 碳酸侵蚀 硫酸盐侵蚀 一般酸性侵蚀 镁盐侵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下水的概念 第二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第三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第四节 地下水与工程建设
(b)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c)单侧补给
18/63
三、承压水 承压水 ( pressure water )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承受水压力的重力水。
自流盆地剖面图
A-补给区 B-承压区
C-排泄区
19/63
三、承压水
承压水的埋藏类型
承压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
向斜构造
埋藏有承压水的向斜构造称为承压盆地或自流盆地。 补给区:在自流盆地边缘出露于地表 承压区:在自流盆地的中部,是主体,分布面积较大。 排泄区:与承压区相连,高程较低,常位于低洼地区。
1. 上升泉 2. 下降泉
按出露原因分:
1. 2. 3. 4. 侵蚀泉 接触泉 溢出泉 断层泉
按温度分:
1. 冷泉 2. 温泉
29/63
作业题
1.某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见下图。试确定 ①河水与潜水之间的补排关系; ②A、B两点间的平均水力坡降(A、B两点距离近似为60m); ③若在C点处凿井,多深可见潜水面?
H1-初见水位 H2-承压水位
H-承压水头
h-承压水位埋深
22/63
三、承压水
承压水等水位线图——承压水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图
(a)等水压线图;
(b)水文地质剖面
1-地形等高线;2-承压含水层顶板等高线;3-等水压线;4承压水位线;5-承压水流 向;6-自流区;7-井;8-含水层;9-隔水层;10-干井;11-非自流井;12-自流井
防治措施
在重大工程附近应严格禁止能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 改变的工程施工,如必须施工,应进行回灌。
34/63
渗透变形——流砂、管涌
渗透变形 (seepage deformation)
管涌: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多发生在不均匀的砂砾土中。
流砂:一定体积的土粒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多发生在均质砂土层和粉土层中。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 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 特征:1、与大气相通,具自 由水面,一般补给区与分布区 一致;2、动态受气候影响较 大;3、潜水面形状受地形影 响;4、潜水的排泄方式主要 有垂直排泄和水平排泄两种方 地下水埋藏示意图 式。 1-沙层; 2-隔水层; 3-含水层;4-潜水面; 5-基准面;
8/63
第二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随埋藏深度而异,埋藏越深,水温越高。按温度分 5 种。 颜色:由于某种离子含量较多,或者富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透明度:取决于地下水中的固体与悬浮物的含量。按透明度分4级 气味:含有某些离子或某种气体时,可以散发出特殊的臭味。 味道: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一些盐类或气体时,会有一定的味感。 密度:决定于水中所溶盐分的含量多少。 导电性:取决于其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和质量。 放射性:在特殊储藏环境下,受到放射性矿物的影响,具有一定
4. 管涌: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
5. 浮托作用:地下水对位于水位以下岩石、土层和建筑物
6. 基坑突涌:基坑下伏有承压含水层
7. 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地下水中的各种化学成分
32/63
地面沉降
软土地区大面积抽取地下水,将造成大规模的 地面沉降。
许多沿海城市如上海、宁波、天津前些年发生了严 重的地面沉降。 天津地面最大沉降量达2.16 m。
小结
第一节 地下水的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第二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化学性质 第三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 水、岩溶水、泉水 第四节 地下水与工程建设 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不良影响
42/63
第四章 地下水
的放射性。
9/63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地下水常见的化学成分:
气体成分 O2 N2 H2S CO2 离子成分 ClSO42HCO3Na+ K+ Ca2+ Mg2+ 胶体成分
有机胶体 无机胶体
有机成分 细菌成分
生物遗体分解
病源菌 非病源菌
Fe2O3 Al2O3 H2SiO4
10/63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单斜构造
埋藏有承压水的单斜构造称为承压斜地或自流斜地。 形成自流斜地的构造条件: • 断层构造形成承压斜地 • 岩层尖灭形成承压斜地 • 山前承压斜地
20/63
三、承压水
21/63
三、承压水 承压水特征
不具自由水面,并承受一
定的静水压力;
分布区和补给区不一致; 动态变化较稳定; 不易受地面污染。
裂隙: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他内外地质营力作用的
影响产生的空隙。 裂隙的发育程度用裂隙率Kt 表示。
溶隙: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中的裂隙经地下水流
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这种地质现象称为喀斯特。 溶隙的发育程度用溶隙率Kk 表示。
4/63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非结合水:液态水
四、孔隙水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
潜水深埋带 潜水溢出带 潜水下沉带
25/63
四、孔隙水
不同含水层空隙中的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