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1)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1)


35
睾丸结构
睾丸里面有许 多极度弯曲的 曲细精管,曲 细精管中含有 大量的原始生 殖细胞,叫做 精原细胞。
h
36
精 子 的 发 生
h
37
精 子 的 形 成
h
38
顶 体 的 形 成
h
39
精h 子
40

子 结 构
h
41
头部
颈部
中段
末段
线粒体螺线 轴丝
尾部





主段
h
42
女性的生殖器官解剖图
到远端中心粒。 尾部:分为三部分:中段,主段和末段。主要
结构为轴丝。 ① 轴丝:是由远端中心粒延伸形成的,结构与纤毛
相似,为9+2的结构。中段在轴丝的外面有 9条粗纤维,与轴丝一起构成了9+9+2的结构。 ② 线粒体螺线:粗纤维的外面还有线粒体螺线。
h
8
2.1.2、卵子发生:
1、卵子的发生是在卵巢内进行的。在性成熟以
多细胞动物的有性生殖的发育过程包括:
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卵裂、囊胚形成、原肠胚 形成、中胚层形成、三胚层分化、幼体形成。
h
4
2.1 生殖细胞的发生
进行有性繁殖的高等动物,由生殖细胞 分化,产生时代交替的桥梁—— 配子(雌 性配子和雄性配子),使种族的生命得以 延续而构成生活周期。
在这个生活周期中,雌性配子和雄性配 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 发育过程,产生具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 多细胞有机体。
之间出现了成对的空隙,就是体腔囊(真体 腔)。
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
的,因此又称为裂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
式又称为裂体腔法。原口动物都是以端细胞
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h
29
2、体腔囊法(肠腔法):
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 突起称体腔囊。体腔襄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 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由中胚层包 围的空腔称为体腔。因为体腔襄来源于原肠背 部两侧,所以又称为肠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 方式称为肠腔法。
有性生殖又可以分为同配生殖和异配生殖。大 小、形状相同的配子结合称同配生殖,一些 原生动物为同配生殖,如有孔虫等。
配子大小、形状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称异配生殖, 大的称大配子或卵,小的称小配子或精子, 多数动物都是异配生殖。
h
3
2.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多细胞动物的有性生殖的发育过程都是从受 精开始的,然后进行胚胎发育。不同类的 动物,胚胎发育的情况不同,但是早期胚 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是相同的。
h
15
卵裂方式的分类:
1、完全卵裂:
• 多见于少黄卵。卵黄少、分裂布均匀,形 成了分裂球大小相等的叫完全均等卵裂, 如海胆、文昌鱼。如果卵黄在卵内分布不 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的叫完全不 均等卵裂,如海绵动物、蛙类。
h
16
2、不完全卵裂
多见于多黄卵。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 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分裂区只限于 胚盘处的称为盘裂,如乌贼、鸡卵;分裂区只 限于卵表面的称为表面卵裂,如昆虫卵。各种 卵裂的结果,其形态虽有差别,但都进入下一 发育阶段。
h
22
分层
h
23
4、内转
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下 面边缘向内转,伸展成为内胚层。
h
24
5、外包
动物极细胞分裂 快,植物极细胞由 于卵黄多分裂极慢, 结果动物极细胞逐 渐向下包围植物极 细胞,形成为外胚 层,被包围的植物 细胞为内胚层。
h
25
外包
h
26
原肠胚形成
以上原肠胚形成的几种类型常常综合 出现,最常见的是内陷与外包同时进行, 分层与内移相伴而行。
h
17
2.2.3 囊胚的形成:
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 称为囊胚。囊胚中间的腔称为囊胚腔,囊 胚壁的细胞层称为囊胚层)。
h
18
2.2.4 原肠胚的形成 :
囊胚进一步发育进入原肠胚形成阶段, 此时胚胎分化出内、外两胚层和原肠腔。 原肠胚形成在各类动物有所不同,其方式 有: 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h
43
人的卵巢结构
h
44
人 的 卵 子
h
45
各 种 类 型 的 卵
h
46
卵 子 发 生 与 精 子 发 生 不 同
h
47
精子将与卵子相遇并开始受精的过程
h
48
受 精 过 程
h
49
精子们把头钻到卵子的外壁上,尾巴不断拍打着
h
50
一个人类精子试图进入卵子的照片
h
51
精子的穿梭
h
52
受精
原核和雌原核逐渐在细胞中部靠拢,核膜消失,
染色体混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
h
14
2.2.2 卵裂
卵裂是一系列迅速的细胞分裂。
受精卵进行卵裂,它与一般细胞分裂的不同点 在于每次分裂之后,新的细胞未长大,又继 续进行分裂,因此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卵黄含量丰富的一极 称为植物极,而卵黄含量相对较少的另一极 称为动物极。 由于不同类型的动物卵细胞内 卵黄多少及其在卵内分布情况不同,卵裂的 方式也不同:
h
32
三胚层的分化
h
33
2.3 幼体形成
卵生:胚胎在卵内发育,幼体形成后破卵壳而出。 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幼体形成后由母
体分娩而出。
卵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在卵内)发育,但
是所需要的营养由母体产的卵提供的。幼体形 成后由母体产出。
h
34
2.4 幼体生长发育
• 幼体生长发育.变态发育
h
h
27
2.2.5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绝大多数细胞动物除了内、外胚层之外, 还进一步发育,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 胚层。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称为真体 腔。主要由以下方式形成:
h
28
1、端细胞法(裂体腔法):
植物极的一个细胞,称中胚层的端细胞,分裂 成2个原始中胚层细胞,对称地排在胚孔的 两侧,这2个细胞不断分裂,就在内、外胚 层之间形成了中胚层条。这中胚层条的细胞
后口动物的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及 脊索动物均以这种方式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高
等脊索动物是由裂体腔法形成体腔,但具体的 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各个类群之间的发育细节 也有差异。
h
30
体腔的形成
• 1.假体腔的形成; • 2.真体腔的形成。
h
31
2.2.6 胚层的分化
胚胎时期的细胞,开始出现时,相对地说是较简单、 均质和具有可塑性。进一步发育,由于遗传性、环境、 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诱导等因素的影响,而 转变为较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 称为分化。
蛙的变态发育
h
67
蛙的变态
h
68
11
2.2.1 受精与受精卵
受精:动物有性生殖的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开始的。
受精的时候2个单倍体配子(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 合子(受精卵),精子核进入卵内后,卵被 激活, 精子和卵子均是单倍体,它们各向合子提供一套 染色体,为构建新一代的有机体提供了完整的信 息。
h
12
1、雌、雄生殖细胞
由雌、雄个体产生雌雄生殖细胞,雌性生殖细 胞称为卵。卵细胞较大,里面一般含有大量卵 黄。根据卵黄多少可将卵分为少黄卵、中黄卵 和多黄卵。卵黄相对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另 一端称为动物极。雄性生殖细胞称为精子。
动物的生殖
• 动物的生殖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无性生 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h
1
无性生殖: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类群都有无性生殖 的方式,脊索动物的尾索动物中也有行 出芽生殖的无性生殖的种类。无性生殖 包括裂殖生殖、出芽生殖、芽球生殖、 再生等形式(见无脊椎动物部分和尾索 动物)。
h
2
有性生殖:
多细胞动物的有性生殖是2个单倍体配子(性细 胞)融合为一个合子(受精卵),合子发育 成新的一代。
前,卵巢内有相当数量的卵原细胞,经过增殖 期分裂后数量更多。
随着动物性成熟的过程,卵原细胞开始进入生 长期,此即初级卵母细胞。在它四周的细胞就 成为滤泡细胞。随着初级卵母细胞的 生长,滤 泡细胞亦随之增殖,形成多层的滤泡细胞,与 此同时,初级卵母细胞日趋成熟,并渐向滤泡 腔内突出,此即次级滤泡或成熟滤泡 。
h
6
1.精子形成:
精子细胞还必须经过精子形成的分化过程才 能成为成熟的精子。通过精子形成,使精 子具备运动能力和与卵子相互作用的能力。
哺乳类精子的分化过程的第一步是顶体的形 成。顶体是由高尔基复合体构建成的囊状 结构,似一个“帽子”覆盖于精子核顶部。
h
7
2、精子的结构:
头部:由细胞核和顶体组成,其形状因动物而异。 颈部:此部最短,有的动物缺乏,从近端中心粒
h
5
2.1.1 精子发生
精子是由精巢(睾丸)产生的。
原生殖细胞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初级精母细胞,初级 精母细胞将进入减数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通过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初级精母 细胞,再经过一次成熟分裂完成减数分裂。经减 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称为精子细胞,进一步 分化成精子。
其次,卵母细胞有一个很长的减数分裂前期,使 卵母细胞充分生长。
h
10
2.2 动物发育的一般规律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比较复杂。不同类的动 物,胚胎发育的情况不同,但是早期胚胎发育 的几个主要阶段是相同的。
动物胚胎发育阶段包括:受精、卵裂、囊胚 形成、原肠胚形成、中胚层形成、三胚层分化、 幼体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