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
3.2次梁的内力计算………………..…………………………………………
3.2.1次梁边跨计算………………..…………………
3.2.2次梁中间跨计算1
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3
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1.2主梁承受可变荷载的计算
4.2主梁的内力计算
4.2.1主梁的边跨计算
4.2.2主梁中间跨的计算
4.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4.4主梁承载能力计算
4.4.1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4.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4.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4.4.4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4.5主、次梁交接处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2.02-2)/2=1%<10%,故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由于
其多余五跨连续板,按五跨计算内力,即计算跨度统一取l01=l0=2.02m,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
元,计算简图见图四
g+q=9.988KN /m
图四板的荷载计算简图
223
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a值按图五采用,各跨中及
ha
边跨: 取=ln,I01=ln两式较小值
22
中间跨:Io=ln
2.2.1
|01=ln-=2.2-0.12-0.2/2+0.08/2 =2.02 m
2
I01=lna=2.2-0.12-0.2/2+0.12/2 =2.04 m
2
取l0=l01=ln— =2.02 m
2
2.2.2
l0=ln=2.2-0.2=2m又
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m~8 m,
次梁为4m~6 m。而对于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需满足板的长边比短边大于2,即
I2/I12,按照课程设计题目和以上结构设计要求及经验布置次梁和主梁如图一
1.2
1.2.1
根据题目要求,取板的厚度h=80mm
1.2.2
因为次梁高度取h= |l0,宽度取b= ~ 1h,初设lo=L2=5700mm,取
1.2.1板厚度的选定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
1.2.3主梁截面尺寸
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
2.1板的荷载计算 ………………………………………...…...………………………….3
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
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
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书
设计题目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
题目类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
题号
班级
水电0601
姓名
李海斌
学号
200690250127
指导教师
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
日期
2009年6月8-14日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计算书正文
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
1.1结构布置..1
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2
h=80mm>l1/40=2200/40=55mm,次梁的厚度取前述初选高度h=400mm,截面宽度b=200mm
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如图三所示。
板:
l01= ln+h/2和
」01=ln+a/2取小值
Fl0=ln
1。= 1n
图三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
2.1.1
2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 =0.4K N/ m
第五章施工图的绘制
5.1施工图绘制
5.2结构平面布置图
5.3板的配筋图
5.4主、次梁的配筋图
3课程设计体会
4致谢1
5参考文献.1
6附录.1
附录1计算书手稿1
附录2施工图手稿1
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
1.1
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
注意:对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
118 12
h=400mm,b=200mm
h=600mm,b=250mm
L5700
*S700
*5700
r57OQ
.5700*
JrE
J-
£8500
T\
5c
&© ® ©®
图二结构平面布置图
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
2.1
L2/L1=2.59>2为单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其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
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的厚度如前述厚度
80mm厚现浇板自重:0.0825 = 2K N/ rn
2
15mm厚板底抹灰:0.01517 =0.255KN /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0.4+ 2 +0.255=2.655KN /m
线永久荷载设计值:g =1.05gk仁1.052.655 =2.788KN /m
2.1.2
可变荷载标准值:4 = 6KN /m2
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1
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
第四章主梁设计………………..………………
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1
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
支座截面的弯矩按式M=、(g q)l2计算,而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 只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B支座负弯矩时,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较大值。板的弯
2.0
1.05
2.10
15mm厚板底抹灰
0.255
1.05
0.268
小计(g)(kn)
2.655
-
2.778
可变荷载(q)(KN)
6
1.2
7.20
总荷载(g+q)(KN)
8.655
-
9.988
2.2
因为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不小于120mm(取a=120mm),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次梁宽度。
计算跨度按图三进行计算,其中,
2.2.1边跨的计算
2.2.2中间跨度计算
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
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 .1
第三章次梁的设计
3.1次梁的荷载计算………………..…………………
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1
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q=1.261 =7.2KN/m
每米板宽荷载设计值:2.788KN/m+7.2KN/m=9.988KN /m
板上荷载具体情况及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板的荷载计算表
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
2(kN/m)
荷载分项系数
何载设计值
2(kN/m2)
永久荷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4
1.050ຫໍສະໝຸດ 4280mm厚现浇板自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