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关于对县(市)区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评估情况的 通 报
案》进行,督导组听取了县(市)、区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情
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县(市)、区食品安全工作
水平管理指标进行评估;开展了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实
地查看了种植养殖企业18家、生产加工企业31家、市场流通
企业38家、餐饮消费企业39家,定点屠宰企业10家;乡镇协管站10家。
各督导组领导亲自挂帅,周密部署,加强协调,
为督查和评估工作的圆满完成做出了不懈努力。
现将各组督 ×月3日至5日,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督导组对××个县(市)、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评估。
督查按照《××市××年食品安全工作督查方案》和《××市县(市)、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进行,督导组听取了县(市)、区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县(市)、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管理指标进行评估;开展了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实地查看了种植养殖企业××家、生产加工企业××家、市场流通企业××家、餐饮消费企业××家,定点屠宰企业××家;乡镇协管站××家。
各督导组领导亲自挂帅,周密部署,加强协调,为督查和评估工作的圆满完成做出了不懈努力。
现将各组督导、评估情况集中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县(市)区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
一是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指导、协调食品安全大检查、大督查工作,并多次深入现场检查工作。
表现突出的有××县、××县政府等。
二是加大专项整治经费投入。
地方财政为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品安全大检查、大督查工作拨出专款的有:××、××县等。
三是各成员单位均能各司其职,
服从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办公室的协调指挥,未发现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二)及时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
各县(市)、区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及时召开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县、××区等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县(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三)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县(市)、区均成立以县(市)、常务副市长为主任,副县(市)、区长为副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
制定出台××××方案。
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和督查督办等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任务具体,措施得力。
(四)大检查、大督查工作进展顺利。
从督查情况来看,各县(市)、区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督查工作开展自查和监督检查。
目前,县(市)、区自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均已完成。
实现了食品安全自查、检查覆盖面100%的目标。
(五)食品安全工作各有特色。
××县政府成立联合执法组,对全县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学校食堂进行了检查。
对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公(私)办幼儿园校长和食堂负责人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了各级负责人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
××市要求各部门完善食品生产从农田到餐桌、从原料加工到出厂检验这两个链条;抓好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这三个环节;把住原料进厂、加工、产品出厂这三个关口;强化监管单位和生产企业这两个责任;确
保全市食品安全大检查、大督查工作取得实效。
××县及时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大检查、大督查工作。
实行区域监管责任制,把好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厂的三个关口;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等制度,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对小餐饮店集中的主要街道进行集中整治。
××县将食品安全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为载体,定期宣传工作动态、整治成效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等。
××县把旅游景区食品安全整治作为重点,定期组织职能部门对景区的商场(超市)、酒店、食品摊贩等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了旅游观光者的食品安全。
××区积极推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在全市率先实现食品供货商备案制的基础上,又在全区所有经营门店建立了索证索票制度,实现了流通领域食品的可溯源管理。
××区制定《食品安全区域监管制度》、《食品案件上报制度》,绘制《食品安全警示图》、《食品监管责任图》、《食品企业动态变化图》,张贴《食品安全监管公示牌》等,有效制止了食品企业和小作坊违法违规行为。
××区对全区所有奶站派驻质量安全监督员,对奶站生鲜奶收购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与奶牛养殖场(户)、挤奶站和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签订生鲜牛奶质量安全承诺书,印发张贴牛奶质量安全告知书。
××区加强对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全面开展群体性聚餐备案管理工作,有效减少了农村群体性聚餐活动食品安全隐患。
二、督导、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蔬菜种植基地生产记录不全,自检能力差;个
别养殖企业存在记录不完备;奶站卫生状况差,消毒工具存放混乱;“一员两书”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个别养殖场卫生条件差,防疫记录和添加剂记录使用不全。
(二)个别企业出厂检验记录不全;检验设备简陋,手段落后;屠宰厂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记录不全;定点屠宰企业存在无检疫证收购现象;肉品检验室内物品摆放杂乱。
(三)个别商场(超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欠缺;个别超市超范围经营,进货凭证不完备;散装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部分食品无生产许可证。
(四)部分酒店肉类检疫证明不全;部分原材料、食品添加剂不能提供相关证照和检验报告;个别餐馆存在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过期现象;一食品仓库发现存放有过期调料和原料未贴标签等;个别小饭店卫生条件较差;个别学校食堂进货台帐不规范,没有餐具消毒设施,操作间、墙壁有霉变和灰尘。
(五)各地工作不平衡,个别基层党委政府和部门口头上、形式上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深入、不扎实。
有的企业自查工作不深入,没有严格对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进行自查。
(六)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人、儿童对食品安全常识、辨假识假技能、科学消费知识、依法维权意识普遍匮乏。
三、几点建议
(一)落实各方责任,务求大检查、大督查取得实效。
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负起自查整改的责任;当
地党委政府要负起辖区内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各监管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负起对企业依照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检查和监管的责任;督查组要依照督查工作要求负起对所驻地的督查责任。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大检查、大督查方案要求,结合第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督查组要加大对食品企业的明查暗访次数,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当地,并督促当地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对问题环节、问题企业的整改。
(二)健全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城乡食品安全监管。
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形成监管合力。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水平评估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继续加大对农村食品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和流动摊贩的整治和监管,坚决取缔不符合条件,没有安全保障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采取措施提高食品协管员和信息员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三)强化基础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
把食品安全投入列入公共财政开支,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经费投入,更新仪器设备,改善执法装备,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强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
关追究刑事责任,坚决避免以罚代刑现象的再发生。
(五)加强宣传教育,巩固食品安全防线。
一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依法科学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