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拍手歌音乐教案
【篇一:幸福拍手歌大班教案】
【篇二:识字4 拍手歌教案】
识字4 拍手歌
1.课文介绍
本课是识字歌谣,它将识字和拍手歌这种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巧妙地介绍了合体字的组字方法。
课文每两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用儿歌的形式介绍一个汉字。
前一行是引句,用拍手游戏的形式,引出后一行。
后一行是重点,介绍合体字。
课后列出了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
会认字在横线格里,会写字作为习题第二题,在田字格里。
要求掌握的4个偏旁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三框儿,分别在“拍”“合”“蚕”“匹”4个会写字中用红色标示出来。
本课插图是一边拍手一边说汉字的情景,和课文中“休”“蚕”“拿”三个字相对应。
2.教学目标
1.会认“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
2.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字,学习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和三框儿。
3.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懂内容,复习巩固“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方法。
3.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节奏,并注意韵律。
拍手歌节奏感很强,指导学生朗读时,一方面要根据标点停顿,另一方面,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朗读本课“人靠大树好休息”等七个字构成的句子时,要注意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之间的停顿。
本课形式上是儿歌,每两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末尾押韵,指导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课文押韵和灵活换韵的特点。
2.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巩固识字成果。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合在一起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识字。
如:拍,拍手,同学们喜欢玩拍手游戏。
3.进行写字指导时,教师要板书示范,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笔顺。
本课会写字中, “匹”字容易写错笔顺,“谷”字不容易写好字头,教师要加强示范。
4.课外阅读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儿歌《工加力字组成功》
《左手和右手》。
5.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可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
1、课件展示两个小朋友拍手的图片,引导学生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课文就是学会这个游戏。
2 、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让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
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
教师简介 :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教师范读,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合
在一起成新字的字,然后交流。
2、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
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
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
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
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3 、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4、继续读课文,把课文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 、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 ;教师引读。
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 : 第 1 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
讲了什么道理。
2 、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 2 ) 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
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
三、写字。
本课要写的 6 个生字,可引导学生掌握写字要点,本课生字书写具体指导如下:
四.教学拓展资料
你拍一,我拍一,巧记生字笑眯眯,
你拍二,我拍二,观察记忆在一块,
你拍三,我拍三,换换偏旁真简单,
你拍四,我拍四,想象画面记生字,
你拍五,我拍五,编个故事记清楚,
你拍六,我拍六,唱个顺口溜溜溜,
你拍七,我拍七,加加减减笑嘻嘻,
你拍八,我拍八,表演记忆乐哈哈,
你拍九,我拍九,编个儿歌记得久。
五.课后练习说明
本课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题:“想一想,说一说。
”创设了一个对话情境,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拆字、组字这种办法记住汉字。
教学时可以采取“考考你”等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第二题:“描一描,写一写。
”内容为本课会写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
六.部分生字字源
笔:小篆中的“笔”字,由“聿”和“竹”两部分组成。
“聿”意为笔,秦用竹
做笔,所以增加“竹”。
“笔”这个字形最早见于北齐的相关文献中,北宋
的韵书《集韵》将“笔”字正式收入。
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也收
入“笔”字。
现代简化字沿用“笔”这个字形。
【篇三:幼儿园音乐教案1】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大班)
--------10学前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
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型,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3、学习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乐曲,认识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卡片,八分
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图片。
活动重点:
1、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学习分组表演。
活动难点:
学习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并学习分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准备
随着钢琴伴奏《幸福拍手歌》的歌曲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练习上次课
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调整情绪开始上课。
1、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幼儿园来了3个新宝宝,您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由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八分音符和16分音符,一边拍手打拍子,边说唱出拍子例如: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八分音符宝宝出来啦我们怎么迎接他呢?教师作示范”(拍手二次,拍时候口中说大大,两个来回为一拍)接下来教师出示节拍片段让学生练习(大大大大)
2、以此类推,教师讲授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如何边拍边唱大大大大)
3 。
4、出示休止符的图片,教师带领孩子练习休止符打拍子时如何停顿例如:
玩游戏123木头人,引出八分休止符。
幼儿听音乐跳
舞,当音乐停止后,就要停止运动,由此引出八分休
止符的含义。
教师说:“最后一位宝宝登场了,他啊,叫做休止符宝宝!休止符宝宝在唱歌的时候代表停顿,就像刚刚小朋友们的游戏一样。
这个休止符宝宝是八分休止符,当歌曲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时每小节停一拍,当以4分音符为一拍的时候每小节停半拍”
首先,教师演示:在停顿时口中说:空
然后,在上一篇段基础上加上休止符大大空空)
给出已学过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再跟着音乐打节拍,或根据进度时间等关系调整成不同方式练习例如:
将全体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幼儿一句一句轮流演奏。
男女生分开练习
有音符和没音符的部分分成两组,体验。
四、成果展示
教师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小朋友在伴奏的过程当中边唱边打节拍,在旋律的律动中,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附录1
附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