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材分析
朱力20090511678 历史一班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中国各民主党派大都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们都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而他们具有反帝爱国和反对独裁、主张民主的要求。

这一主导方面,决定了他们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可能性。

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密切的革命联盟。

各民主党派也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他们成为共同创建新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召开,30日闭幕。

教材根据参加政协的代表的组成,说明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也说明这次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完全能够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政协通过的文件、决议较多,教材只叙述了把《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的决定。

教材小字部分叙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以及有关首都、纪年、国旗、代国歌及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决定。

2、开国大典
这一子目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其决定、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材是从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方面叙述的。

从国内意义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勾结封
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教材最后总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教材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和坚持统一战线的结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3、西藏和平解放
这一子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西藏和平解放。

这是本目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