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口初中学校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学校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内容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基础知识】 一、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内容:①任命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②会议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一切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开国大典: (1)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 (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 _______从此站立起来,________________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结论(中国革命胜利原因)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历史的结论。 二、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及标志: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 2、意义: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使 ,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内容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基础知识】 一、抗美援朝战争 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 的率领下入朝作战。 2、结束:1953年7月,美国被迫同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 签订《 》。 3、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 ,保卫了 ,空前提高了 。 4、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典型英雄人物: 和 。 是什么精神塑造了这些英雄人物?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甘于奉献的精神,严守纪律的精神等。 二、土地改革运动 1、为了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 》,开始了土地改革运动。 2、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 ,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解放了 ,促进了 。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1、1950年10月,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这场运动贯彻“ ”的政策。 2、作用: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结束,全国出现了 ,人民 得以巩固。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内容标准】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基础知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 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逐步实现 ,逐步 。 2、“一五”的时间: 年—— 年;其重要任务是:以 帮助中国建设的 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 为主,建立 的初步基础。 3、“一五”期间我国坚持 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 、 和技术革新运动;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的是 。 4、意义:我国已初步 ,为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刘少奇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 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它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过去反动阶级制定的宪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宪法,真正反映了 ,代表了 ,是我国人民建设 的纲领。 三、三大改造 1、时间:开始于 年,到 结束。 2、内容: 、 和 。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我国从此进入了 。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容标准】 (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基础知识】 一、“大跃进”运动 1、总路线的提出 年,中共提出了“ ”的总路线。 2、“大跃进”运动 由于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了 ,片面强调 、 ,导致全国出现“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农业大跃进中的 和工业大跃进中的 。 消极影响: “大跃进”运动打乱了 ,大批农村劳动力 ,造成一些地区 ,生产衰退;片面强调发展 ,使 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 》。 2、消极影响 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过了 ,超越了 ,违背了 ,挫伤了 ,极大地妨碍了 。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内容标准】 (1)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基础知识】 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物,有被群众“铁人”的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2、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内容标准】 (1)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基础知识】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时间:1966年5月,我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原因:主要原因——文化大革命是 对党内、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次要原因: 、 等别有用心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毛泽东写了《 》,提出中央有一个 ,矛头直指 、 。江青等以 等非法手段,制造了 是“叛徒、内奸、工贼”的伪证。1969年,刘少奇在 含冤去世。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二、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1、林彪等 的阴谋败露后, 年 月 日乘飞机仓惶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 机毁人亡。 2、 年 月 日前后,北京 爆发了悼念 总理、拥护 、声讨的群众运动,即 。它为后来粉碎 。 3、 年 月 日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以 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加紧了进行篡党夺权的步伐。 月 日, 、 等代表党中央宣布对江青、 、 、 实行逮捕,从而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的被粉碎,标志着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地 ,打乱了 ,拉大了 。据估计,十年的经济损失达 。 十年“文革”期间,由于 ,各族人民 ,使我国国民经济仍有一定进展。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基础知识】 一、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在 和 的强烈要求下, 年 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 》,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邓小平的再次复出,是这次会议 ,是经历了 的抉择。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1978年5月11日,《 》发表了《 》一文,从根本上否定了 的错误方针,揭开了 的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2、意义 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 ,解放了 ,为重新确立 。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 年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召开。 2、内容 (1)这次会议高度评价了 的讨论,重新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作出了 转移到 的伟大决策。 (2)全会强调了健全 和加强 ,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 和 的错误文件,了1976年的 的革命性质,纠正了过去对 、 、 、 等老一辈革命家作出的错误结论。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 的序幕,实现了 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 和社会主义 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4、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979年3月, 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 、坚持 、坚持 、坚持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