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材料五“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九十二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期间
C、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期间
【答案】:
【解析】: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运输邮电占19.2%,农林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投资比例大体是轻工业的7.9倍。由此可见,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
【答案】:
【解析】: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解析】:
【抗争与探索】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农民阶级开展了不懈的抗争,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具体指的是哪一抗争史实?
腐朽的封建制度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为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活动?(列举一件史实)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经过艰难抉择,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请你说出促成这条革命道路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件。
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材料一
材料二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解析】: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
【解析】:
图5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它反映了( )
A、新中国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成就与祝福】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能够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使国内企业更多、更直接地面临国际竞争,促进经济的调整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一辉煌的成就利益于中国哪一项重要举措?
在喜迎祖国65华诞之际,请你给祖国母亲写一句祝福语吧!
【答案】:
【解析】:
B、我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我国吸收外资进行经济建设
D、当时我国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答案】:
【解析】: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答案】:
【解析】: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答案】:
【解析】:
公私合营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材料二在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请完成:(1)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什么建议。
【答案】:
【解析】:
【喜迎祖国65华诞】今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祖国将迎来65华诞,65年风雨历程,65载沧桑巨变。中国近代以来,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为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谱写了一曲曲雄伟壮丽的篇章。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求实与建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问指导中国人民摆脱奴役、彻底解放的伟大旗帜是什么?
“一五”计划基部,我国为改革生产关系而进行的变革是什么?前进的道路充满坎坷曲折,由于缺乏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失误。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及时调整,从而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A、优先发展农林水利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业
D、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答案】:
【解析】: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国网
材料一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
根据材料四,图中哪一个字母代表了经济特区深圳?与设立经济特区有关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答案】:
【解析】:
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下图,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