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汉字与书法
第7课汉字与书法
宋徽宗书法——瘦金体
第7课汉字与书法
笔画瘦细而有弹性、 字形一般呈长形、 张弛有度、有秀美雅 致、舒畅洒脱的感觉, 通篇法度严谨、一丝 不苟。
祝枝山
祝允明草书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
法度有余、文雅严谨 第7课汉字与书法
馆阁体
色泽乌黑、大小一律、形第7课体汉字方与书正法 、线条光洁的官场书体
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民族或 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国产生?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
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
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自发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
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自觉
《
兰
亭
“ 飘
序
若
》
浮
云
、
矫
若
惊
龙
第7课汉字与书法
兰亭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第/7冷课汉字热与书俱法 有益。
社会平民化、
世俗化
祝枝山、文徵明 强调个性化
第7课汉字与书法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 1、秦汉: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特点:秦印—— 汉印——
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 代表:文彭
第7课汉字与书法
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什么 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 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朝代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时代风貌 书法名家
艺术特色
社会危机及 文具的改进
王羲之
虚玄灵动
盛世气象
张旭、怀素
狂放不羁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注重规范法度
宋代 明代
市民阶层兴起,社 会生活丰富多样
宋四家
有意无法
欧初四阳大询书《家”化。度寺碑第》7课汉字与书法
唐
颜 真 卿 局《 部多 宝 塔 碑 》
.
第7课汉字与书法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苏 东 坡 草仅 作存 品的 一 幅 行
第7课汉字与书法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 是重“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 第7课汉字与书清法 风,书韵自高。
• 米芾
• 用笔丰肥豪 健,宽绰疏 朗,字态奇 逸超迈
宋 米芾《珊瑚复第7课官汉字二与书法帖》
•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 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 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 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第7课汉字与书法
甲骨文
第7课汉字与书法
金文、铭文 钟鼎文、籀文
文西 周 毛 公 鼎 铭
第7课汉字与书法
4.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第7课汉字与书法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第7课汉字与书法
1、秦汉:小篆、汉隶
秦绎山刻石 (小篆)
第7课汉东字与汉书法《曹全碑》(隶书)
怀素食鱼帖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 据史书载,欧阳询“虽貌 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 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 尤精‘三史’”。早年他 专学二王(羲之、献之) 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 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 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 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 史称“欧体”。欧体开创 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 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2、商代: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汉字 3、商周时期:金文出现--籀文 4、春秋战国:异体杂出,一字多形 5、秦朝:书同文字 小篆--隶书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汉字的演变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从“鱼” 字的演变可以 推断汉字演变 的过程。
汉字的演变( 以“鱼”字为例)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高二历史组
第7课汉字与书法
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 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 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7课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结是结绳记事遗风 的一种延续。
第7课汉字与书法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 土的灰陶尊和上面 刻画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