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汉字与书法(最终)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 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 C、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 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 3、书法艺术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 ( B )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 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 知识群体的形成, 备了很好的材料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 术的动力 ③西方书法艺术传播到中国起了推动作用 东方审美情趣喜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④东方审美情趣喜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为 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土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D
)
A、宋代重文轻武,出现一批著名书法家;B、市民阶层兴起, A、宋代重文轻武,出现一批著名书法家;B、市民阶层兴起,社 宋代重文轻武 ;B、市民阶层兴起 会生活丰富,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 ;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 会生活丰富,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 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D、国家一统, ;D、国家一统 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D、国家一统,注重规范法度
4、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
(
C
)
①甲骨文 ②小篆 ③隶书 ④楷书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
5、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时代风貌 1、魏晋南 、 北朝: 北朝: 2、隋唐 、 3、宋代: 、宋代: 4、明代: 、明代: 社会危机动乱 盛世气象 重文;市民阶层兴起; 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 生活丰富多彩 商品经济发展;转衰 商品经济发展;
B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 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 ;C、已经全部识读;D、具有相通性 起加强各地联系作用。 已经全部识读;D、具有相通性, 系;C、已经全部识读;D、具有相通性,起加强各地联系作用。 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A )
代表 地位
代表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 楷书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欧阳询 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
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3、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 、
朝代 3、 、 宋 代: 4、 、 明 代:
地位 特征 代表 地位 特征 代表
追求个性, 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苏、黄、米、蔡四大家 强调个性化创造 祝枝山、 祝枝山、文徵明
隶书的推广 隶书的推广
隶书, 小篆简便写法,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 最早流行于下层人物中间。 最早流行于下层人物中间。 “隶”本是隶人的意思, 本是隶人的意思, 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 管罪犯的官吏。 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 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 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 法的人很多, 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 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 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 文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 间流行的俗体来写, 间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 隶人用的字体, 是隶人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 作隶书。 作隶书。
明代以后, 文彭等人的创 明代以后,以文彭等人的创 作为代表, 作为代表,专供艺术欣赏用 的印章出现了, 的印章出现了,篆刻艺术成 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从此大 放异彩。 放异彩。图为艺术家镌刻的 印章。 印章。
练习:
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 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 刻符、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达是( 刻符、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达是( )
刻符记事: 刻符记事: 1)半坡人面网纹盆口沿的符 1)半坡人面网纹盆口沿的符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 号被认为可能就是早期的文 的刻划符号 距今约6000多年)。 6000多年 字(距今约6000多年)。
甲骨文——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相传1899年 1899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里发现了距今约3 里发现了距今约3千多年 前的汉字----甲骨文 甲骨文。 前的汉字----甲骨文。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书法艺术的发展:
1、条件 、
① 字体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字体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士人群体的逐渐形成,为书法发展提供了人力准备。 ② 士人群体的逐渐形成,为书法发展提供了人力准备。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③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4、用刀“写”的汉字:篆刻 、用刀“ 的汉字:
篆刻,就是镌刻印章,也就是用刀在硬质材料上“ 篆刻,就是镌刻印章,也就是用刀在硬质材料上“写”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型艺术。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型艺术。 玉玺,又称“ 玉玺,又称“传
国玉玺”“传国 国玉玺”“传国 ”“ 玺”,为秦以后历 代帝王相传之印玺, 代帝王相传之印玺, 乃奉秦始皇之命所 其方圆四寸, 镌。其方圆四寸, 上纽交五龙, 上纽交五龙,正面 刻有李斯所书“ 刻有李斯所书“受 命于天,既寿永昌” 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篆字, 八篆字,以作为 皇权神授、 “皇权神授、正统 合法”之信物。 合法”之信物。
一、汉字的发明演变: 汉字的发明演变:
1、上古传说 2、新石器时代 3、商周时代 4、春秋战国 5、秦朝 仓颉造字 刻画符号(半坡彩陶) 刻画符号(半坡彩陶) 甲骨文
文字紊乱
金文
小篆、 书同文字 小篆、隶书等
汉字起源的传说 汉字起源的传说——仓颉造字 传说 仓颉造字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鬼夜哭。 鬼夜哭。 ——《淮南子》 《淮南子》
金文、铭文、 金文、铭文、钟鼎文
西 周 毛 公 鼎 铭 文
汉字的统一 ——小篆 小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削弱了 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 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
统一文字, 统一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 远的影响。 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传上古黄帝时, 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 仓颉根据日月星辰、 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 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 了汉字。图为仓颉 仓颉像 了汉字。图为仓颉像。
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 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
汉字的萌芽——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 汉字的萌芽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虽然还 不能准确识读,但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文字的雏形。 不能准确识读,但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1、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 构造法的“六书” 即象形、 构造法的“六书”(即象形、 会意、指事、形声、假借、 会意、指事、形声、假借、 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大家猜猜看!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大家猜猜看!
蚕 桑 丝 裘 衣
2、历程 、
魏晋南北朝 自发阶段 自觉阶段
实用性
艺术性
思考为何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书法艺术? 思考为何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书法艺术?并分析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3、书法艺术的发展演朝: 2、隋 、 唐:
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王羲之(书圣) 王羲之(书圣) 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达到新的高峰, 草书—张旭、怀素 “颠张狂素” 草书 张旭、怀素(“颠张狂素”) 张旭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汉字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汉字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上古时期 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各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世界四大古文字中, 各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世界四大古文字中,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 均已灭绝,唯有以甲骨文为发端的汉字流传至今, 均已灭绝,唯有以甲骨文为发端的汉字流传至今,且成 为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使用的文字, 为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使用的文字,并成为联合国通 用的文字之一。 用的文字之一。
D)
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 人群体逐渐形成 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追求的理想形式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的书法 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 ②③④;C、①②;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 ①③④ 6、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 D、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图为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印印文 图为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印印文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