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
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教学模式
的研究,鼓励支持各类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实现“零拒绝”。
下面是XX整理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结,欢迎阅读,希望
帮助到大家。
半年来,在教育局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全
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立足残疾学生和学校发展
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过程、完善激励机制。
工作中注重以生活为核心、以文化为导向,实施精细化管理,
狠抓岗位责任制落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创办人民
满意的特殊教育为宗旨,精心摸索切实可行的特殊教育之路,
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形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
展。
(一)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合理配齐配足教师,将特
殊教育教师继续纳入研培计划,保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相对
稳定。全面完成了教师的岗前培训,参训率、合格率达100%。

(二)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平安和谐。全年无任何安全事
故发生。
(三)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加强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加强个别化教育,注重过程管理,
让每个残疾学生快乐成长。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
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创造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环
境,促进残疾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合就学的2名残疾
儿童均已入学,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零。智障学生有
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七)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严格按照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及职业道德要求“十不准”,对教师的行为加以规范,领导
带头、制度规范,使依法执教、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成为教
师自觉的意识行为,并利用开展集体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学
校管理和决策等形式,构建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
(一)提高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采取以随班就
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方式。目前学区内
10名残疾儿童除1名死亡、1名儿童家搬到长春外,已有2
名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学校就读。3名重
度残疾儿童少年无法进行送教上门服务。
(二)注重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针对学校教师缺乏特殊教育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的现状,学校珍惜一切机会让老师外出学习取经,感受特殊
教育的前沿气息。同时,通过召开教师培训会、认真落实每
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互相听评课、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等方式
引导教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以指导自己
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
(三)细化管理,构建常规运行机制。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常规。
努力构建常规化的班子管理。
学期初,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制定了详细的班子人员岗
位职责及工作常规,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目标和每月、每周、
每天必做的工作,真正做到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够有所循,
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努力构建精细化的学生管理。
(1)不断加强值班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学校安监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值班工作一日常
规》,明确了各个时段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学生时
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一年以来,学校未发生
任何安全事故。
(2)严格交接班程序,明确各时段学生管理责任人 为了
防止出现因管理责任不明确或管理出现空当而引发学生伤
害事故的现象,学校对交接班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学校
对任课教师之间、班主任与教师之间、家长与班主任、家长
与教师之间以及值班教师之间的交接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
确保学生时刻在管理人员的监管之下,有效杜绝了学生伤害
事故的发生。
(三)科学规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学校每周四下午组织教师进行集体
备课,教师坚持写教学工作反思,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
通过互相听课、集体听评公开课等活动形式,不断反思、
总结、修正课堂教学的思路方法,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强化训练,养成教育初见成效。
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独立生活,教师根据学
校的整体部署,从课堂常规、上下楼梯、文明如厕等方面对
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收效显著。
(五)精益求精,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1、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安全责任
学期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办
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做到每一项
工作都有相应的专(兼)管人员和主管领导,防止了工作上相
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形成了全校教职员工分工合作、齐心协
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安全工作职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的稳定,我们制定了学校值
班、交接班、课堂教学、课间看护等各项工作常规,细化学
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形成了一套科学
的常规流程,构建了学校常规运行的有效机制,确保了学校
的安全稳定。
(六)精心构建,学校文化氛围初显。
1、确立学校精神文化
结合学校办学宗旨和实际情况,确定了学校的三风一训
及共同愿景、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并进行了内涵阐释,张
贴在学校的醒目位置,使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每个班级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班的班风和
独具特色的学习园地主题,张贴上墙。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
动手本着富有个性、简单、实用的原则布置教室,形成了温
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激励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