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化,合理化,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元旦就要到了,很多商家都在搞促销活动。

甲商厦(沃尔玛)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 10000元 1名,一等奖1000元 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北京华联)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

请你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销费者的实惠大?如果是你去购买商品,你会去甲家还是乙家商厦?
【任务】
我们曾经学过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去哪个商家才更经济实惠,并请说出理由。

【过程】
准备:在开始研究与计算前,打开Word,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和复制一些重要的信息。

也可以先浏览学习过程的全部内容,了解这一研究的概况。

1.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前要明确的目标。

例如:
A:你打算去哪家商厦购物?
B:你选择去哪里购物是是被什么吸引的?
C:你觉得你赚了吗?
2. 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

于是我们首先作了一个随机调查。

把全组的16名学员
作为调查对象,其中8人愿意去甲家,6人喜欢去乙家,还有两人则认为去两家都可以。

调查结果表明: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分析。

3. 接下来的过程可以充分运用Internet大量的导航信息了解有两商家的信息,利用计算
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学习中学生自行分工,有人甲乙两商厦的前几年
或本年度的信誉度,有人查询甲乙两商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有人负责了解两商厦产品的伪劣程度。

5. 再派一个小组调查两商家在本年度的的国庆促销活动中的情况,哪家商厦的顾客多?又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选择这家商厦。

而他们在购物过程中赚了多少?
6. 同组对数据进行整理,交流自己的意见。

了解本组同学查询到的各种信息,利用这些信
息再进行统计,看看可以计算出什么,运用哪个数量关系?然后同组学生讨论解决本活动提出的三个问题。

7. 各组汇报自己调查的情况,说明自己要去哪家商厦购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资源】
[趣味数学]巧用数学看现:/20060202/n241604717.shtml
沃尔玛简介:/html/2009/4-23/110218610.html
沃尔玛信誉:/news/zlaq03/2010917113345255.htm
沃尔玛产品质量:/s/blog_4d12a35401007yja.html
北京华联声誉:/view/1755340.htm
北京华联简介:/view/c252b96527d3240c8447ef2d.html
一些北京华联的评价:/shop/1572574/all
【评价】
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要会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数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技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应用的意识、体会解决生活中必须的数学问题的技能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这个实践活动的评价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能对搜索的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分析,是否能从
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 是否运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多媒体网络Internet,获得所必需的信息的能力,软件处
理能力。

3. 综合分析,处理数据、比较分析、评估预测的能力。

4. 是否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是否有随时发现数学问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
结果分析能力。

5. 是否有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实践时的互相协作的能力。

【总结】
元旦来了,你想好了要到哪个商厦(北京华联,沃尔玛)购物了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