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生物学]2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0836幻灯片课件

最新[生物学]2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0836幻灯片课件

类似心肌,活动形式类似合胞体,具有自律性 胃肠,子宫,输尿管 小A、V平滑肌多单位,但有自律性;膀胱平滑肌无自律性,但牵
拉时又产生整体反应,列入单一单位平滑肌
六. 平滑肌
5. 神经调控
植物神经 双重 单一 协同 拮抗
内在神经丛 曲张体 — 靶细胞之间的距离: 80~100nm
第二章 习 题
四. 兴奋-收缩偶联

骨骼肌:L-Ca2+:RYR=1:1; 心肌为1:7~10 S4移动到L-Ca2+道开放时间:骨骼肌需几百ms,心肌
立即。

骨骼肌和心肌释放Ca2+机制不同,主要是L- Ca2+道, RYR分子特性不同;骨骼肌L-Ca2+通道启动慢, RYR1受电压控制;心肌L-Ca2+道启动快,RYR2受 Ca2+控制。
AP经T管到深部 三联管传递信息 Ca2+释放
T管上Ca2+通道肽链与SR上Ca2+ 道相对,类似足蛋白连接,AP引 起Ca2+道变构,SR上Ca2+道开 放
(IP3诱导Ca2+释放) 心肌和骨骼肌不同,主要是由于T
管膜L-Ca2+道与终末池膜上RYR 受体( Ca2+通道受体)不同
四. 兴奋-收缩偶联
五.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1. 影响因素
前负荷
前负荷—初长度—收缩力 长度-张力曲线
[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2~2.2um),最大收缩力]
后负荷
后负荷—肌张力↑—速度↓ 张力-速度曲线
前负荷 + 后负荷
张力、速度↑
五.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1. 影响因素
收缩能力
肌肉本身功能状态 ATP供能,Ca2+供应; E-C耦联的各环节,Pr,横桥功能特性改变
六. 平滑肌
3. 收缩原理
Ca2+↑→ Ca2+-CaM → Ms激酶(MLCK)→Ms头磷酸化(ATP分解)
→Ms头构象改变→Ms头与At结合;
Ca2+降低→Ms激酶失
活→Ms在磷酸酶作用下脱磷酸→横桥解离→舒张
收缩缓慢,横桥激活时间较长,摆动的速度只有骨骼肌的1/10— 1/300
平滑肌紧张性收缩:[Ca2+]和Ms头磷酸化,维持在最大值的20-30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
1. 神经元的功能区
从功能学角度讲: 神经元膜上有受体,能接受化学信息; 神经元能产生、传导冲动(易产生部位为运动神经元
的始段,感觉神经元起始朗飞氏结; 神经末梢神经递质释放。 由此,有人将神经元分为四个功能区-受体部位、AP产
生部位、传导部位、递质释放部位。
[生物学]2神经肌肉一般生 理学0836
二. 肌肉的细微结构及肌丝的分子装配
1. 细微结构
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肌小节长度变化范围
1.53.5m ; 粗肌丝 1.5m,M线两侧各0.1m 处无横桥; 细肌丝1.02m
肌管系统 在Z线处形成横管,肌浆网在横管处形成终末池
四. 兴奋-收缩偶联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理教研室
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1 总论(基础神经生物学) §2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 §3 神经系统的运动调节机能 §4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理教研室
第一节 总论
第一节 总论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轴浆运输 神经的营养作用 胶质细胞 突触 中枢抑制 神经递质
复习题
刺激坐骨神经,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细胞膜的
结构-通道、泵、受体,膜的转运与受体功能; RP、 AP;兴奋传导;N-M接头的兴奋传递;兴奋-收缩偶联; 肌肉收缩原理;肌肉收缩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刺激、RP、TP、锋电位、 AP、兴奋、兴奋性之关 系
从N-M接头传递和跨膜信号转导,谈谈细胞通讯过 程;信号转导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下丘脑神经元的内分泌功能,即将神经信息转变为 激素信息。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
3. 神经元的分类
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
3. 神经元的分类
按突起数目: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 元和多极神经元
%,Ms头去磷酸化时,横桥ATP酶活性降低,横桥周期延长。Ms
与At作用时间也长
六. 平滑肌
4. 种类
多单位平滑肌(multi-unit smooth muscle)
细胞活动各自独立,受外来神经激素调节 竖毛肌、虹膜肌、大血管平滑肌
单一单位平滑肌(single-unit smooth muscle)
L-Ca2+道
也称DHPR,由5个亚单位组成,形成孔道的是1,4个结构域, 46螺旋(S1-S6),S4对电位变化敏感,去极化,S4移动, 由S4移动到通道开放,所需时间大于AP时程,故无Ca2+内流, 只能是电诱发Ca2+释放;心肌则不然
RYR
Ca2+释放通道。分布于骨骼肌的是RYR1,心肌是RYR2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
1. 神经元的功能区
几个主要功能区 受体部位:胞体、树突 产生动作电位起始部:运动神 经元始段,感觉神经元起 始朗飞氏结 传导冲动部位:轴突 引起递质释放部位:神经末梢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
2.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感受刺激(信息); 产生兴奋/抑制(产生与转换信息); 传导信息; 分析综合信息; 释放信息-调节控制效应
六. 平滑肌
2. 平滑肌的收缩
平滑肌收缩所用Ca2+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与胞外,与SR释 放的Ca2+共同构成兴奋-收缩偶联期间的Ca2+升高。
化学信号---IP3→IP3R→导致SR释放Ca2+
平滑肌收缩时, Ms与At的结合是由胞浆中的肌球蛋白轻 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MLCK)使Ms头部磷 酸化而引起
五.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2. 收缩的外部表现
单收缩、收缩的复合(AP永远是分离的,肌肉收缩可以融合) 根据复合的程度
舒张期尚未结束——不完全强直收缩 收缩期尚未结束——完全强直收缩,且收缩幅度是
单收缩的4倍
临界融合频率:350-30次/s不等
六. 平滑肌
1. 结构
有类似肌丝结构,但不平行、无序 致密体,类似于Z线Pr At是骨骼肌的两倍,Ms只有1/4 最适初长度400m 无典型三联管,外Ca2+进入,肌浆网释放 细肌丝无肌钙蛋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