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护理要点及心理护理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护理要点及心理护理

帮助老年人
合理的膳食营养 戒烟少酒 注意工作和家庭中的安全性 精神卫生 适当的体力活动 合理应用中西药
干预措施
中老年营养状况
1、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包括消化和 代谢系统; 2、收入的下降也会影响老年人的膳食质量; 3、我国率先进入老年社会的城市,老年人群在 全市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老年人由于特殊的 生理、社会原因,已成为营养问题明显的另类 人群;
我国中老年人年龄段的 划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45-59岁 60-74岁
中年 老年前期

65岁前 65-74岁 75-90岁 90-120岁
中年
青年老 年人 老年人
高龄老年人


75-89岁
老年


90岁以上 长寿
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
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

(三)老年病人的特点
1.心理特点:初为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丧 偶或离退休,与原来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 们很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就会产生一些自卑感、 空虚感、失落感。再加上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 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年人,使他们常伴有孤独、无聊、 固执、自尊心强,希望受社会尊重,特别关注自己 的健康状况,疑虑心强、对周围的人和事较敏感、 情绪消沉等。

(四)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5.加强基础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碎屑; (2)偏瘫病人应加强患侧着力点的保护, 协助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给予适量的按摩, 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3)给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用剪力(拖、 拉、推等动作); (4)做好皮肤护理,尤其是神志不清、 交流障碍的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
(四)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6.注意安全
(1)将呼叫器固定在病人易触摸到的地方,并教会 其使用方法,接班时应检查呼叫系统是否正常,以免急 用时误事。 (2)偏瘫病人的床位最好靠墙,将患侧肢体朝内, 这样不易发生坠床;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应加床栏。 (3)交待病人及其家属,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 应慢,而且需要休息一下,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 跌倒。
(四)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3.饮食指导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禁烟酒,少量多餐, 注意荤素搭配,减少盐、糖及胆固醇的摄入, 多吃水果蔬菜及易消化食品。 由于老年人自控能力差,须控制饮食的病 人应交代家属将饮食品收藏好,避免病人自 行取食影响疗效。

(四)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4.保持二便通畅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切忌 用力排便;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润肠药,必要时协助用 手抠出; 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人,予以导尿时,导尿管应选择 合适的型号,以免漏出或脱出。 给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如不顺利,应考虑有无前列 腺肥大,不可硬插,插入后应缓慢放出尿液,第1次 放尿量不应>600ml,防止老年人因体弱导致虚脱或 引起血尿。
二、老年人营养需求与膳食
目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如何?
白内障患病率:68.4%, 糖尿病患病率:4.5%,
从流行病调查资料得知
骨质疏松症:60∽90%
老年痴呆症患病率:1.5%∽3%,
住院率:7.6%
残疾率:19.5% 生活方式和饮食营养很不合理 差
4亿老年群体
健康长寿
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五)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孤独心理
怀旧心理 忧虑多疑 牵挂心理 性需求心理
情绪低落抑郁
人到老年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 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 情绪低落 增强, 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认为 自己没用, 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自尊 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 增加护患沟通, 建 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是全面、准 确地收集资料的基础, 同时有效的 沟通也是减轻和消除老年病人情绪 低落抑郁的重要措施之一, 老年病 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 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低落情绪。 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内容
一、老年人患病特点及护理 (一)老年人患病特点 (二)高龄老人生活照顾特点 (四)老年病人护理要点 (五)老年人心理护理 二、老年人营养需求 (一)基本营养需求 (二)膳食原则

WHO:年龄划分
< 44岁为青年 44--59岁为中年 60--74岁为年轻老人
> 75岁为老人
> 90岁为长寿老人
老年患者的特点、护理要 点及心理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老年病人也不断 增加,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 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 表现为生理适 应能力减弱,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因而 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 效差;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 他年龄组高,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 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老年病人 Nhomakorabea理护理意义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 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或子女分居 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大发 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 都有密切关系。 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 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导致老年病人的 心态差异很大,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表现为对疾病恐 惧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拒 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消 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甚至不易康复。 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多数老年病人在面对一种或多种慢性病 时,更渴望活泼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慢 性病却加速了其身体和功能的衰退。基于老 年人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 中,应该在思想认识上充分重视,将老年病 人视为护理工作的伙伴,多付出一些爱心去 关注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尽 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保持 乐观的心情,帮助其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按2013年的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月2亿,已占 总人口的14.8%以上,可以认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给生命以时间,延长寿命”, 如今已改成“给时间以生命”,即不光要延长寿命,而且 还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度过有活力、健康 快乐的晚年。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亚洲区 欧洲区 北美区
恐惧紧张疑虑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或病情需进行手术治 疗者, 认为病入膏盲, 正在向死亡线靠近, 或对手 术治疗的恐惧。 护理原则: 疏导 、解释, 如鼓励病人积极主动 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康复活动, 介绍疾病 的有关知识和预防保健措施,可以减轻恐惧心理。同 时这类病人护理要更加细心周到, 言行要谨慎, 让 其对手术等知识有所了解, 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 危重失去治疗信心。
特点
男性40岁前 慢性病发病率 9.9% >40岁 慢性病发病率 33.9%
“你不可以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对待年轻的 小孩,同样,你也不可以用正处壮年的眼 光来对待一位老年人。”
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老年病人护理的特点。
(一)老年人患病总体特点

患病率高 —两周患病率250%0,慢性病患病率540%0,住院率
(四)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6.注意安全
(4)老年人术后一般苏醒延迟(因其代谢延缓,麻 醉药代谢减慢),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后 坠;如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可>50℃,并须用干毛 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烫伤。
(5)尽可能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观察病情变 化。对老年病人的不良主诉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 病情。
情绪不稳定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 性格 急躁, 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 • 精神运动激越或迟缓 他们的情绪变化可能来自经济 负担、病情及亲人等, 对自身 疾病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 要发泄出来, 对象常常是护士 或陪护人员。 护理原则: 理解、宽容和 忍让, 进行开导, 同时帮助建 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 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 给 以情感上的支持照顾。
2.生理特点: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各脏器因 退行性改变,其生理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 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 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明显衰退、骨质疏 松等。
老年病人的特点
3.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 控能力下降。
4.病情复杂:老年病人常常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例如患脑出血的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 等),且疾病的治愈周期长、预后差,病情易反复 发作。
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 但以依赖性 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最为明显。他们事事想 让别人帮助, 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 形成了 依赖性, 对康复十分有害。 护理原则: 向病人讲 解适当活动的重要性, 鼓 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 减少不必要的帮助, 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 划, 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 力。
5.病情危重:老年病人各种生理功能低下,病 情变化突然,且多种疾病并存,临床症状又不典型, 加上老年人感觉迟钝,容易出现掩盖潜在症状的危 险。
(四)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1.进行有效的沟通 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关心其 身心健康,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在给 老年人提供信息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反应慢,必须 具体且由简到繁,按其个人习惯,耐心、热心地反 复进行,说话速度要慢,直到对方清楚、明白。 2.保证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不易入睡,易醒,应 保持病房安静,早熄灯,减少不良刺激,创造良好 的睡眠环境,还可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教其放松 的技巧,嘱咐其睡前少饮水等来帮助睡眠。
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 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 • 孤独感 很少言语, 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 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 病人感到非常 孤独。表现为无所事是, 情绪低沉, 常 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 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 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 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 但内心情感丰富。 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 交流思想, 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