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代——经典文学作品

宋代——经典文学作品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 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写作背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 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宋代经典文学作 品研读
戴新安
历史背景
• 960—1127—1279 • 崇文抑武
军事落后; 忧患意识 爱国意识
赵匡胤
赵构
加强君权,稳定政治;知识分子参政,文官政府
• 经济:发达 城市与商业繁荣 崇尚奢靡 • 思想:理学 三教合一 追求个性自由 • 文学成就辉煌
以俗为雅
宋代文学成就
宋词+宋诗+散文+话本
注释: 浥:yì 鲛:jiāo 绡: xiāo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 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柔软光滑细腻娇美的玉手,频频的斟着美味的黄縢老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 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 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 能感叹错,错,错。


陆游84岁,生前最后一年的 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并留 下一首七绝: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 窒息的爱情,令人垂泪,而垂 泪之余,竟有些嫉妒唐婉了, 毕竟,能在死后近六十年仍然 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 幸福了!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 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不久便 溘然长逝。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 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 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陆游《钗头凤》主要内容
•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 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江城子》表达内容。
•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
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 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 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 廷重用的愿望。
• •

这首词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性格,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对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将词中历 来的儿女情换成了英雄气。
陆游《钗头凤》艺术手法
•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
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 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 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 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 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 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词中 “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 肠,充满悲不能言之苦。 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 面、催人泪下的传世佳作。
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来下诏, 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那样, 使我重回朝廷?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 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出猎
上片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情景 报国 之志
豪 英 阵 场 气
情 姿 容 面 概
风格 豪放
信心 忠心 雄心
下片
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3、请你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4、请你说说这首词的艺术风格。
解析辛弃佳节,到处反复寻觅思慕之人,突然发现,何等欣喜!表达一种朝夕苦 求而蓦然获得、惊喜若狂的心境。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是以复古为号召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方面在欧阳修、王安石和苏氏父子的 大力倡导之下,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等的成就,进一步摆脱汉魏以来辞赋家的 习气,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引领古文走上以平易自然,明白晓畅为特点的发展 道路。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 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 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虽 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 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 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 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 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 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 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 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 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 散了。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 期间。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 处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抒发了诗人的浓浓的感情。

钗头凤
陆游
教材196页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诗 • 情感: 热烈外扬 • 风格: 色泽丰美 • 擅长: 情 韵
宋诗 内敛温和 平淡瘦劲 思 理
1.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 2.题材内容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3.艺术风格上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艳丽相竞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前期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浣溪沙》给人以哲理性似曾相识燕归来”蕴涵着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 深情叹惋 ,和对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 • •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作品的内 涵丰厚,构思新颖,对仗工巧,给人美的艺术享受。 •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 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帽穿好貂裘,率领随从千骑席 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 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 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 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 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 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 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 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 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饮湖上初晴后雨
2016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析《饮湖上初晴后雨》 最后二句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不管怎样打扮,西子总是美人,西湖景色也不管阴晴风雨,总是千姿百态, 美不胜收,以新颖的比喻,突现西湖风景自然天成,不假修饰。

《江城子》中四狂、四豪

• 上阕描绘出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
人物形象:
• 太守出猎而“报”知民众跟随去看,其一狂;“倾城”出
看,其二狂;猎必射虎,其三狂;自比孙郎,其四狂。
• 下阕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 鬓微霜,又何妨,此一豪;盼持节到来,重回朝廷,此二
豪;会挽雕弓,此三豪;西北望,射天狼,此四豪。
(1)“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 看孙郎,亲射虎), 上阕后半部分的意思是( 为了酬答满城人相随的盛意, 我要像孙权射虎一样好好地在猎场上表现一番。 )。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 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 )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3)这首词着一( 狂 )字贯穿全篇,大有曹操(横槊赋诗 )的 气概,而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人生如梦 )的悲伤感叹, 实属( 豪放)派的典范词篇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