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

我 正 走 在 回家 的路上 ,手机 响起, 以为单 位有什 么事情 ,拿起 一看, 显示是
一 个阿尔 及利亚 打来的 陌生电 话,着 实把我 一愣, 是不是 打错了 ?我国 外可没 有 什 么亲戚 朋友啊 。电话 一个劲 的响起 ,犹豫 了一会 ,我还 是接了 。喂了 两声, 我 就 听了出 来,他 是我初 中的同 学,曾 经要好 的朋友 ,阿勇 。有好 多年没 有见面 了 , 我们彼 此聊了 一会近 况,了 解到他 在非洲 阿尔及 利亚打 工,干 的是工 程安装 一 类 的活。 他说在 国外挣 钱还可 以,管 吃管住 ,一年 能挣个 五六万 。但我 想,他 一 个 人 身 处 异 国他乡 ,远离 妻子儿 女,一 去就是 一年多 ,也挺 不容易 的。 多 年
不耻下问 教学相长
• 不耻下问,成语,语出《论语》。意 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 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 ……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

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 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学生上 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 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 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 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 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 不肯再读书了,最后辍学。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这 一事件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①这一事件再一次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的重要性。(2分)
②实习教师的行为则违背了热爱学生这 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热爱 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无论 在法律人格,还是在道德人格上都是平等 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2分)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这 一事件进行分析。
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 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学生上 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 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 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 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 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 不肯再读书了,最后辍学。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 是教师道德的一个基本方面 • 是担负教书育人的职责的要求 • 是完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 是树立威信,提高教育效果的要求 具体要求——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和远大的理想。 (2)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面貌。 (3)树立优良的教风。 (4)具有文明的举止和风度。
——摘《中国教育报》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教诲学生从不倦怠。学习而 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 疲倦。
• 案例: “三块糖”的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 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 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 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 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 到他手里,说:这快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 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 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快糖塞到他 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 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 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 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 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吃 完晚饭 我正在 看电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 --苏团义
什么是教师?
广义:凡是能给别人以某种较长时期有效
影响的人 师
狭义:我国《教师法》中将其概括为“履行 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与“广大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特指以教育学生为职业的人
“以教育学生为职业”包括两层含义:
• 第一,教师的专门职责是教育学生,
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清末, 盛宣杯把师范生的道德品质训练分为5个层次, 达到第5个层次才算达到教师道德水准。
三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的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强烈的阶级特征,是 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载体;
·汉唐时期:封建社会的教师职业 道德,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要为维 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封建地主阶 级的利益服务。
• 师傅:你为什么要下山呢? • 徒弟: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 师傅:什么叫够了? • 徒弟:就是满了,再也装不下了! • 师傅:那么你装一碗石子来。 • 徒弟便按师傅说的去做了。 • 师傅:满了吗? • 徒弟:当然满了。 • 师傅便从路边抓起一把沙子,深入了石头,而沙子一点也
没溢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发生了 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 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如热爱党的教 育事业,忠于职守,坚定不移贯彻执 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具备高度的 工作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等等。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
关爱学生有教无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把学生教育好,即把向学生传道
、授业、解惑作为专门的职责。
• 第二,把教育学生作为保障生活、服
务社会、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
舞台。
“教书匠”
2、现代对教师的认识
教师就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
人的使命。 ——《教师法》第3条
“现在无精打采地向我们走来的是人民教师方队。这是一支表 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成就难有,郁闷经 常,比骡子还累,比蚂蚁还忙,有着光荣传统的学习型队伍, 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由主导型向服务型弱势群体的转 变。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他们毅然放弃了教师主导地位。现在 他们走过来了!他们头戴八条禁令,脖子上围着五个严禁,脚 踏三条底线,肩扛各种考核指标,左手捧着师德师风考核书, 右手捧着安全责任书,腋下夹着各种培训考试书。他们目光呆 滞,声音沙哑地喊着口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学生毁我 千万遍,我待学生如初恋!不向国家要待遇,不给领导添麻烦'' !他们正走过主席台,领导问候 : '‘同志们好’',教师方队回复 :'‘为社会服务”。领导说 : '‘同志们辛苦了'’,教师方队整齐地 回答 : ‘'坚决不退休,干到九十九!'
不 见,远 方的朋 友还能 想起给 我打个 电话, 着实让 我很感 动。我 不禁忆 起往事 , 那 是一个 冬天, 上完早 自习, 外面又 下起了 大雪, 阿勇主 动找到 我,下 这么大 的 雪 路不好 走,你 别回家 了,跟 我吃一 顿。看 着漫天 飞舞的 雪花和 泥泞的 路面, 我 不 好意思 ,但还 是点头 答应了 。当他 带着笑 容走进 教室, 一手端 着用茶 缸从食 堂 打 来的咸 汤,一 手掯着 几个热 气腾腾 的馒头 ,放到 课桌上 ,饭香 袭人, 对于我 来 说 ,那就 是一顿 美餐。 友情, 可以这 样温暖 人心, 天寒地 冻,却 暖烘烘 的。我 忘 不 了 馒 头 和 咸汤的 味道了 ,那味 道值得 我用一 生去咀 嚼和品 味。 没 过 两 天 ,
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
三个层次:
1.教师是一类专业人员,术业有专攻,在 各个专业领域中有独特的道德要求和标准;
2.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要 履行教书育人这一特定的职责,即教师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各种教师行为规范, 这些规范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化形成教 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 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 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 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 ,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 施教,正确引导。
案例:
• 一徒弟向师傅学艺多年,一天未向师傅辞行而私自下山。 师傅虽十分生气,但用巧妙的方式惩罚他,实际起到了教 育的作用。
这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 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在开办“自由讲座”,创 办“私学”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都进行了论述。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创时期,先秦诸子 的道德学说为中国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来 的文化教育,道德理论包括师德理论,大都可以从先秦 找到根芽。
(3)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国外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
⑴公务员或教育公务员 德国、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 家 ⑵公务雇员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美法系家
⑶雇员 新西兰等少数国家教师由校长聘任、政府支付工资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 德’,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 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文化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杨昌济等为代表 的一大批教育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规范 要求。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明确主 张教师要知识渊博,谦虚正直,要求教师的行为 和品质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 师傅:满了吗?
• 徒弟似有所悟:满了。
•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未溢。
• 师傅笑问:满了吗?
• 徒弟站在一旁,无言以对。
• 面对徒弟的错误,师傅没有姑息地放过他, 也没有严厉地训斥他,而是用生动的事例, 让徒弟自己领悟,反省自己的不足。这位师 傅所用的新颖别致的惩罚方法,具有很强的 教育性和感染力,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和思 考。
长者的职责就是传授部落内部的儿童和 青年种植,捕鱼,狩猎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和 生产经验。
这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的粗浅行为习 惯和朦胧的师德意识。这一时期是师德产生 的萌芽时期。
(2)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