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题
命题人:张永军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依靠( )
A.学生
B.教师
C.社会
D.政府领导
2.在新课程改革中,受新的理念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多方面,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①教师是数学知识的象征、代表;
②教师是数学探究与创新的先锋;
③教师是数学活动的设计者;
④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⑤教师是学生活动的主体者;
⑥教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调控者;
⑦教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者;
⑧教师是学生学习与选择的导师。
A.①②⑤⑧
B.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⑧
D.②③⑦⑧
3.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4.《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基本能力是( )
A.自主探究、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熟练解题、空间想象
B.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C.自主探究、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D.运算求解、熟练解题、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5.下面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各模块没有先后顺序的必要
B.高中数学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
C.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学分为16学分
D.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二、填空题(共5个题,每题5分,共25分)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___________,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______________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3.选修课程系列1是为希望在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4.数学探究即数学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5.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己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它在科学技术和___________中起着越来起重要的作用。
三、判断(每题4分,共20分)
1.中学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公理。
()
2.中学数学课程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形态。
()
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
()
4.高中数学要强调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解题训练活动淹没在形式化海洋里。
()
5.现代数学发展表明,数学全面形式化是完全可能的。
()
三、解答题(2个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评价学生在数学建模中的表现时,评价内容应关注哪几个方面?
2.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请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教学
中应该把握好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案
二、
1.数学素养
2.数学建模
3.人文、社会科学
4.探究性课题
5.社会发展
三、判断。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四、解答题
1、答:评价内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案有新意。
现实性——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真实性——确实是学生本人参与制作的,数据是真实的。
合理性——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得当,求解过程合乎常理。
有效性——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答: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
(6)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