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讲课提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讲课提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讲课提纲
突发公共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
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按性质,分为:
(1)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安全生产,交通,危险化学品,公共设施和设备,核与辐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动物疫
情,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民族宗教,经济安全,涉外和群体性事件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所有可能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重大的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可能会因认识水平、时间和重视等因素,而未能将其
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和分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指传染病在短期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发现大量病人和死亡病例,
如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2004年青海鼠疫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发现具
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如2003年SARS早期。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如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镇投毒案,造成395人
因毒鼠强中毒,死亡42人,2002年保定市百沟镇苯中毒事件,6名工人死亡。

4、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药物反应。

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池漏造成
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如2004年重庆江北氯气罐泄漏事件,
造成7人死亡,15万人疏散。

6、核事故和放射事故 1992年山西忻州钴-60放射源丢失,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过量辐
射。

7、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

8、自然灾害主要水灾、旱灾、地震、火灾等,如1970年唐山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

9、新发现传染性疾病狭义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广义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新发
生、新变异或新传入的传染病,世界上新发现的32种新传染病中有半数在我国出现。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
1、突如其来,不易预测;
2、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
3、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原则和分级
1、危害第一原则主要是以对人民的生命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和大小或强弱为主要
依据,为最重要标准
2、区域第二原则
3、行政区划第三原则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严
重(I级)、严重(?级)、较重(?级)和一般(?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

E医疗机构应急反应措施
1、病人诊治和转运
2、协助标本采集、流调
3、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
4、报告传染病和中毒病人
5、分析、总结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诊治经验
6、开展相关科研与国际交流
7、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