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害介绍
2 病原形态
TMV-粒体为直杆状 CMV 呈二十面体的球形 PVY 粒体线状
3 病原生物学:
TMV 致死温度90~93℃,稀释限点10-4—10-7,体外保毒期2个月以上,干燥 病组织内病毒粒体可存活50多年仍具致病力。
TMV在自然界中有多个株系 ,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TMV-C)、番茄株系 (TMV-Tom)、黄色花叶株系(TMV-YM)和环斑株系(TMV-RS)4个株系。
除表现花叶外,有时伴有叶片狭窄,叶基呈拉紧状,叶片上茸毛稀少,叶色发暗, 无光泽。病叶有时粗糙,发脆呈革质,叶基部伸长,侧翼变窄变薄,叶尖细长。致 病力强的株系还会使植株下部叶片形成闪电状坏死斑或褪绿橡叶症、叶脉坏死等症 状。CMV亦可造成植株矮缩,发育迟缓等全株症状。
PVY引起的烟草病毒病:
常见有脉带型和脉斑型。 脉带型:病株上部叶片呈黄绿相间花叶斑驳,脉间色浅,叶脉两侧深绿,形成明 显的脉带斑。 脉斑形:病株下部叶片黄褐,叶脉从叶基开始呈灰黑或红褐色坏死,摘下叶柄可 见维管束变褐,同时茎杆上可见红褐色或黑色坏死条纹。除上述症状外,有时在下 部叶片产生褐色或白色不规则坏死斑,坏死斑密集时,叶片上形成穿孔或脱落。
TMV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除烟草外还可危害茄科的番茄、辣椒、马铃薯等重 要蔬菜和杂草,人工接种可侵染十字花科、苋科、茄科、菊科、豆科等36科350 多种植物。
TMV主要靠汁液机械摩擦进行传播。
CMV:直径28-30nm。在CMV的某些分离物中还存在卫星RNA,它与CMV的RNA包在同 一衣壳内,并抑制CMV的核酸复制,降低其浓度并改变其致病力。该病毒致死 温度67-70℃,稀释限点10~3-10~6,体外保毒期较短,约为72-96h。
病毒病是世界各烟草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国外报道 已从烟草上分离到的病毒有27种左右,国内已发现16种,其中发生普遍的有烟 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
蚀纹病毒(TEV)等。
C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与TMV在田间症状相似,有时不容易区别。发病初也 表现明脉,然后形成花叶,重病叶也会表现扭曲,形成泡状突起等症状。
1 气象条件:
--对TMV而言,苗床期至现蕾前,温度和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 的扩展和流行速度。TMV最适发生温度为25-27℃,高于38-40℃,病 毒侵入受到抑制,37℃以上或10℃以下,或光照不足,则出现隐症 或症状不明显。
--对CMV和PVY,主要受蚜虫的群体数量和活动的影响。若第二年 春季干旱、雨量少,气温回升早,并出现干热风,或在大田生长期 持续高温干旱则可导致CMV大流行;若冬季多雨雪、气温低,第二年 春季气温回升慢,则蚜虫越冬基数低,蚜虫数量少,发病轻。阴雨 天多,相对湿度大蚜虫量少,则CMV和PVY发生轻。
PVY自然条件下主要以蚜虫传播,汁液摩擦及嫁接亦可传毒。传 毒蚜虫主要有棉蚜、烟蚜、马铃薯长管蚜等,传毒方式为非持久性。
TMV
病原越冬场所 病株残体、烟叶烟末
混有病残体的种子、肥料 田间其他带病寄主
CMV
PVY
越冬寄主 越冬寄主
传播方式
汁液摩擦
蚜虫
蚜虫为主
1. 气象因子 2. 栽培条件 3. 品种抗病性
本章学习重点:
1. 烟草病毒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2. 烟草黑胫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3. 烟草几种叶斑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4 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
技术; 5 烟草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烟草 病害
叶部病害 根茎部病害赤星病, Nhomakorabea眼病,角斑病, 野火病,炭疽病等
PVY:
致死温度55-65℃,稀释限点10-4-10-6,体外保毒期2-4d,但因 株系不同而有差异。
我国已鉴定出在烟草上发生的PVY有4个株系,即普通株系 (PVY-0)、茎坏死株系(PVY-NS)、坏死株系(PVY-N)和褪绿株 系(PVY-Chl)。
PVY寄主范围也较为广泛,可侵染马铃薯、番茄、辣椒等34属 163种以上的植物,其中以茄科、藜科和豆科植物受害较重。
烟草上CMV分5个株系,即典型症状系(D系)、轻症系(G系)、黄斑系(Y1和Y2 系)、扭曲系(SD系)和坏死株系(TN系),各株系在寄主范围、症状、侵 染力等方面均有差异。
CMV寄主范围极其广泛,自然寄主有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菊科、茄科等67科 470多种植物。
CMV在自然界中主要靠蚜虫传播,传毒蚜虫有75种左右,其中以桃蚜和棉蚜为主。 传毒方式为口针型,非持久性。
3 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对TMV和CMV的抗性存在差异。 辽烟6号、辽烟9号等高抗TMV。 辽烟8号、辽烟10号、广黄54、广红12、辽44等对TMV也分别有较好的
抗病性或耐病性。
广东培育的C151、C152、C212台湾的TT6、TT7品种及中烟14等品系对 CMV有很强的耐病性。
2 栽培管理条件:
前茬为茄科、十字花科的烟田TMV发生重。病地重茬,施用未腐熟的带病残体 的粪肥,移栽带病毒烟苗均利于TMV的发生。
凡邻近村庄、蔬菜大棚或温室的烟田,由于毒源充足,蚜虫活动早且频繁, CMV和PVY发生重。
土壤瘠薄、板结,烟田杂草丛生,管理不善及移栽较晚等对烟株生长不利的因 素,也会加重病毒病发生。
田间CMV常与TMV复合侵染,引起严重的矮花叶症状,与PVY复合侵染,常形成 叶脉坏死,整叶变黄,枯死等症状。
烟草蚀纹病毒病
烟草曲叶病毒病
烟草环斑病毒病
1 病原种类: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 马铃薯Y病毒 (Potato virus Y,简称PVY )。
黑胫病、根结线虫病
全株性病害
各种病毒病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病害种类较多。
世界上烟草病害有110多种,我国已报道的接近70种。包括真菌性病害30 种,细菌性病害8种,病毒病害16种,线虫病害6种,植原体病害2种。
危害较重的有: 烟草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根结线虫病等。据估计, 烟草病害常年造成的损失达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