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例1】(XX)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全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片写词人面对千古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登高怀古之情。
B.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的壮举,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用廉颇的故事,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D.作者紧扣现实,连用多个典故,借古讽今,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答案:C
【例2】(XX)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答案:C
【试题分析】例1中的C写廉颇的故事在表现手法上是用典,并没有直抒胸臆,以廉颇自况,抒发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例2考查的是思想内容和情感,上阕是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下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所以C的理解不准确。
【复习指要】①会考的诗歌鉴赏的难度相对于高考容易多了,所选的诗词是学过的课文,所以同学们都很熟悉,再加上是客观题,所以难度就大大降低。
②在做这类诗歌鉴赏题的时候要细心地找出命题老师设置的错误项,可以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等多个角度去斟酌。
③会
考篇目中所选的诗词:《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琵琶行》、《虞美人》、《雨霖铃》。
【例1】(XX)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全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片写词人面对千古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登高怀古之情。
B.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的壮举,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用廉颇的故事,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D.作者紧扣现实,连用多个典故,借古讽今,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答案:C
【例2】(XX)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答案:C
【试题分析】例1中的C写廉颇的故事在表现手法上是用典,并没有直抒胸臆,以廉颇自况,抒发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例2考查的是思想内容和情感,上阕是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下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所以C的理解不准确。
【复习指要】①会考的诗歌鉴赏的难度相对于高考容易多了,所选的诗词是学过的课文,所以同学们都很熟悉,再加上是客观题,所以难度就大大降低。
②在做这类诗歌鉴赏
题的时候要细心地找出命题老师设置的错误项,可以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等多个角度去斟酌。
③会考篇目中所选的诗词:《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琵琶行》、《虞美人》、《雨霖铃》。
文学常识
(一)春秋时期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
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伐檀》《硕鼠》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
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六则《侍坐》《季氏将伐颛臾》《荷丈人》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
《曹刿论战》《之战》
(二)战国时期
《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
《庖丁解牛》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
表人物之一。
《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劝学》
《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
韩非,荀子的学生。
《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五蠹》
《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
《察今》《察传》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
《愚公移山》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离骚》为代表作。
《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