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
A.大气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底部
C.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陆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4.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A.阴暗、明亮
B.潮湿、干燥
C.温暖、寒冷
D.食物多、食物少
5.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
A.阳光和温度
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
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6.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的结构与环境没有关系
7.决定沙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土壤
8.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9.“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
1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阳光、空气、水分等[来源:Z_xx_] 11.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一水蚤一鱼一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
1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假设这
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
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13、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长
B、都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1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1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①②
1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D.环境制约生物
18.如果要知道某山上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应该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B.调查C.测量D.分析
19.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人B.杨树C.蘑菇D.艾滋病病毒
20.根特别发达的植物,最可能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
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
2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然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
22.“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分
23.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数量将()
A.迅速上升B.保持相对稳定
C.缓慢上升D.先上升,而后下降
24.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表达交流→实施计划→获得结论
25.、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6.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人氧气,呼出_________;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_________作出反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7.人们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

请分析回答:(1)影响树成活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
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常生存。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__。

28.下列是某生态系统的生物,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所有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兔、狐
等属于,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
菌等属于。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
是,毒素最多的生物
是。

狐和兔是关系。

三、连线题(6分)
29.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猫捉老鼠竞争关系蚂蚁搬家捕食关系草

蛇狐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海葵与寄居蟹
四、实验题(5分)
3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为什么?。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 B 3. B 4 .A 5. B 6.C 7.C 8.D 9.C
10.C
11.D 12.A 13.B 14.A 15.D 16.B 17.A 18.B 19.D
20.B
21.B 22.C 23.D 24.B 25.C
二.26.二氧化碳刺激细胞
27.①水适应环境②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8.①5 草→鼠→蛇→鹰
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③草鹰捕食
三. 29.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海葵与寄居蟹
四.30.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光照不可以实验需排除偶然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