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改良Widman翻瓣术
再生性手术(regenerative)
手术最终目标:牙周附着装置的再生 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
其它:膜龈手术、利于修复的手术等
精品PPT
牙龈切除术 GINGIVECTOMY
简称龈切术 是切除增生肥大及病变的牙龈组织,修整牙
龈不良形态的手术方法
1884年 Robicsek首次提出 1951年 Goldman改进,目前仍应用此法
根向复位瓣 (apically replaced flap)
冠向复位瓣(cronal flap)
精品PPT
改良Widman翻瓣术
特点: 内斜切口能彻底切除袋内壁上皮及炎症组织 翻瓣仅达牙槽骨顶端处,不作骨修整,龈瓣
复位时将邻面牙槽骨覆盖,不暴露骨质。 手术结束时,健康的牙龈结缔组织能与牙面
紧密贴合,有利于愈合 适用于: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精品PPT
牙周手术的目的
暴露病变区,直视下清除牙石
基础治疗后袋深仍>=5mm,且探诊出血, 有炎症
根分叉区不易刮净者
矫正软硬组织的缺陷,建立接近 生理的外形,使便于菌斑控制
骨修整、增生牙龈的修整成形、截根
精品PPT
牙周手术的目的
促进组织再生,建立新附着
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形成牙龈的生理外形 清洗及压迫止血 放置牙周塞治剂
塞治剂的作用:止血、止痛、保护伤口、 防止感染、固定软组织等
精品PPT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术区暂不刷牙, 用0.12%氯己定含漱。
不用患侧咀嚼,防止塞治剂脱落及伤口 出血。
精品PPT
龈切术术后愈合
组织学:真正完全需5-6周愈合 上皮:5-7天基本覆盖创面
精品PPT
龈切术的适应症
基础治疗后牙龈仍肥大增生 后牙浅或中等深度骨上袋,袋底不超
过膜龈联合,附着龈有足够宽度者 位置基本正常的智齿,冠周龈片影响
自洁者 骨上袋的慢性牙周脓肿
精品PPT
非适应症
未经基础治疗,牙周炎症未消除者 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的深牙周袋 牙槽骨缺损及形态不佳,需行骨手术
精品PPT
瓣的设计原则:切口
内斜切口(internal bevel incision): 优点: 1.将袋内壁上皮和炎症组织切除 可根据袋深度及美观要求选择切口位置 2.保留了附着龈 3.龈瓣薄而易贴附牙面和骨面,愈合快, 痛苦小, 愈合后牙龈外形良好
沟内切口 纵切口:松弛切口
精品PPT
瓣的设计原则:全厚瓣与半厚瓣
非适应症
牙周炎症较重,溢脓及出血症状明显,未 经基础治疗控制炎症者
牙周袋不深者 全身性疾病病情未控制者
精品PPT
手术步骤
(以改良Widman翻瓣术为例) 麻醉及常规消毒铺巾 切口:内斜切口(internal bevel incision)
沟内切口 牙间水平切口
精品PPT
手术步骤
翻瓣 刮治及根面平整 软组织瓣复位 缝合 压迫、止血 牙周塞治
2-3周完成角化
结缔组织 结合上皮:4-5周形成新的结合上皮
临床上:术后2周牙龈外观正常, 建立正常的龈沟
精品PPT
牙龈成形术 GINGIVOPLASTY
对因牙龈病变所致的形态异常进行修 整,达到重建牙龈正常生理外形,建 立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
用牙龈切除术的方法对牙龈外形进行 修整。
精品PPT
重视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术前:牙周基础治疗
患者掌握控制菌斑的方法 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 必要的化验检查(血小板等)
术后:用含漱剂等,避免感染、利于愈合
精品PPT
牙周手术的基本原则
无菌观念 无痛操作 牙周塞治剂的应用
精品PPT
牙周手术禁忌症
凡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全身疾病患者 如:半年内急性发作的心脏病患者
全厚瓣(full thickness flap) 全厚度龈瓣及粘骨膜瓣, 用于常规牙周翻瓣术
半厚瓣(patial-thickness flap) 适用于膜龈手术,防止骨直接暴露 要求:牙龈需有足够的厚度 操作者需有一定手术技术
精品PPT
瓣的设计原则:瓣复位位置
根据不同目的,复位于不同位置 原位复位瓣(undisplaced flap)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病情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菌斑控制不佳者 局部炎症和病因未消除者
精品PPT
牙周手术种类
切除性手术(resective)
基本思想:切除病变的牙龈和“坏死”的牙槽骨,使牙周袋消失 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
重建性手术(reconstructive)
手术主要目标:使牙周袋变浅,使牙龈和牙槽骨重建生理外形, 有利于菌斑控制
恢复美观和功能需要
裸露根面的覆盖、增宽附着龈 改变系带位置、牙冠延长术
精品PPT
牙周手术的基本原则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适应症
时机:牙周基础治疗后1~3个月 适应症:
刮治后牙周袋≥5mm,且探诊出血 后牙Ⅱ°、Ⅲ°根分叉病变 牙槽骨外形不规则、骨袋等 龈退缩等软组织缺陷、临床冠短等
精品PPT
牙周手术的基本原则
中等或深牙周袋,不需做骨成形者
精品PPT
根向复位瓣术
特点: 切口时尽量保留牙龈组织 必做纵切口,并超过膜龈联合 龈瓣复位至刚刚覆盖于骨嵴顶处 正确选用缝合法及塞治剂应用, 以保证龈瓣固定而不向冠方移位
翻瓣术 FIAP SURGERY
通过手术方法翻开牙龈组织瓣,在暴露情况 下彻底清除根面牙石、病变牙骨质及感染 的袋壁组织和肉芽组织,然后将软组织瓣 复位缝合,从而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 袋变浅、促进骨修复的目的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术 1918年Widman首次提出 1974年Ramjford等提出改良Widman翻瓣
者 前牙牙周袋切除后会导致牙根外露者 浅牙周袋但附着龈过窄者
精品PPTபைடு நூலகம்
龈切术手术方法及步骤
麻醉及消毒 标记袋底及切口线位置
切口线位于袋底连线根方2mm 切除牙龈:
外斜切口 刀刃与牙长轴呈45度角 切入直达袋底处 龈乳头的切除
精品PPT
龈切术手术方法及步骤
清创:清除牙石及肉芽组织 修整牙龈外形:
术(modified Widman fiap surgery) 精品PPT
翻瓣术适应症
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5mm,并有探诊后 出血者
牙周袋形态复杂范围广泛,基础治疗不能 彻底清除炎性组织者
根分叉病变、畸形舌侧沟等处深牙周袋 袋底超过膜龈联合不宜做龈切术者 其它手术的基础:
– 有骨下袋及骨外形不佳,需骨修整或植骨者 – 牙周牙髓联合病精品变PP者T 及需做截根术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