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发症PPT课件
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发症PPT课件
7
(3)气管切开时,气管壁损伤,损伤的部位在气囊下端,当加 压通气时,空气从创伤处外逸,引起气肿。
8
(五)出血
引起出血的原因有: (1)气管导管对粘膜的损伤; (2)气道分泌物的负压吸引; (3)粘膜的慢性炎症等。
应注意人工气道的管理,局部及全身 血药物。
9
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
由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因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当, 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率、压力等或因机器发生故障和 护理疏忽。由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有:
呼吸机辅助通气的 并发症
1
与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并发症
气管插管、气管套管(统称气管导管)是呼吸道连接呼吸机 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呼吸机的工作效果,有时可危及病人生 命。常见并发症如下:
(一)气管导管阻塞 (二)喉损伤 (三)气管黏膜损伤 (四)皮下气肿 (五)出血
2视套管 外壁与气管间隙大小和病人呼吸能力强弱而定。引起气管导管 阻塞主要见于: (1)气道分泌物阻塞或呕吐物反流气道; (2)导管的位置不当、气囊滑脱及其他原因引起; (3)导管脱出。
17
(四)低血压
机械通气时,由于正压通气,使 胸腔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18
(五)氧中毒
氧中毒是长期使用呼吸机可能产生 的严重并发症,吸氧浓度应控制在50% 以下。氧中毒时机械通气模式可使用 PEEP,目的在于减少肺泡的萎缩,使 Pao2得到改善。
19
(五)VAP
应用呼吸机治疗易发生院内感染或原有感染加重,其原因: (1)病人体质弱,加之常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机
16
气压伤的防治
(1)调节呼吸机通气参数,使气道压最小。 (2)减少和抑制病人与呼吸机对抗。 (3)呼衰好转时,及时调节呼吸机通气参数,尽快降
低气道峰压或PEEP。 (4)及时处理气胸,避免气体漏入胸腔。使肺尽快复
张,避免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5)对呼衰病人尽可能短期或不连续使用机械通气支
持治疗。
(2)增加气道死腔:在气管套管与呼吸机之间加一段导 管以加大死腔,增加重复呼吸,使肺泡CO2增加, 动脉血二氧化碳排出量减少。
(3)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有低氯低钾应补充氯化钾,促 使碳酸氢钠从肾脏排除。
15
(三)气压伤
由于应用呼吸机时,肺泡内施加压力过大或气量过多,可 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伤。气压伤的发生与气道的峰压和肺组 织情况有关。当气道峰压>25cmH2O时易引起气压伤,在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时易发生气压伤。
6
(四)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多发生于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应用的初期。 这是因为: (1)气管皮肤窦道尚未形成,导管固定太松,皮肤
下脂肪层较厚或气管切口位置较低,当病人咳 嗽或体位改变时,气管套管可滑出气管切口 外,呼吸机的压力将气体压入气管旁蜂窝组织 中,引起纵膈、颈、胸、头面部等的皮下气肿。
(2)气道内压力过高,空气可以从气囊旁经气管切 口逸于皮下组织。
(一)通气不足 (二)通气过度 (三)气压伤 (四)低血压、休克 (五)氧中毒 (六)呼吸道、肺部感染
10
(一)通气不足
导致通气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呼吸机参数调节不 当或呼吸机管道所致。
(1)呼吸机通气压力过低,参数调节不当造成通气不 足,导致高碳酸血症。
(2)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发生矛盾时,亦可造成通 气不足。当出现突然人机对抗时应考虑:
(6)在气囊放气前需彻底吸除气囊上滞留物,防止气囊上 方滞留物误入下呼吸道。病人进食时注意体位,防止 误吸。
(7)严格掌握广谱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使用指征。 (8)定期培养。
23
24
25
2019/11/24
.
26
3
(二)喉损伤
长期气管插管易致喉损伤,插管时间超过72小时,喉损伤 的几率增高,喉损伤中以喉水肿常见,可发生于拔管后数小时 或1天以后,严重者可致溃疡、坏死、肉芽肿形成及喉狭窄。喉 损伤程度与导管的质量、操作、病人头颈活动度和局部循环情 况有关。轻度喉水肿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吸气困难者 应气管切开。
体 抵抗力处于较低状态。 (2)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开放,失去了正常情况
下病原体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病原体可直 接进入气道。
20
(3)吸气正压时将气管内分泌物推向细支气管或肺泡,导致 感染的播散和加剧。
(4)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不严格和管理不严使污染机会增加。 (5)吸入气体未适当湿化,痰液粘稠,纤毛运动功能的减
弱,病人咳嗽反射减弱,吸引不及时,未变动体位等均 可造成。
21
预防措施
(1)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没禁忌症的常规抬高床头30-45°。 (2)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注意手卫生。 (3)在进行气道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 (4)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一般7d更换一次,T管每星期更 换消毒2次。
22
预防措施
(5)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严防冷凝水流入病 人气道。
a.气囊滑脱堵塞套管; b.气囊破裂,空气外漏; c.套管和气道内分泌物积滞
11
(3)呼吸机管道漏气或连接脱落引起通气 不足。
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不能纠正甚至加重,并可影 响循环功能,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时,应参考动脉血气 分析结果,适当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率和 压力等,以提高肺泡通气量。
4
(三)气管黏膜损伤
气管黏膜的损伤多表现为黏膜溃疡、坏死、出血,甚至气 管食管瘘等。气管黏膜损伤的原因有: (1)气囊充气过多,压力太大,压迫气管壁形成缺血性黏膜溃
疡、坏死。
5
(2)物理摩擦: a、气管导管固定不牢,使气管导管上下移动; b 、使用过大型号的导管; c、导管固定位置不正,顶住局部黏膜,可致溃疡或死; d、气管插管时间长,声带受压,产生压迫坏死,形成瘢 痕,以致声音嘶哑。
12
(一)通气过度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调节不当,每分钟通气量太大, 可致通气过度,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发生呼吸性 碱中毒。
13
对通气过度病人的防治:
(1)及时对呼吸机参数调节,调整潮气量、呼吸 频率,适当减低通气量,避免每分钟通气量设置过 大。对呼吸快而不规则者,可使用镇静药。
14
对通气过度病人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