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制图(第四版)第10章 零件图-文档资料-精品文档

工程制图(第四版)第10章 零件图-文档资料-精品文档

支架类零件的作用——支撑其他零件处在一定的位置保持静止或运动; 拨叉类零件的作用——通常安装在某个零件(如轴)上, 通过其上的操纵机构来 把另外的零件从某个位置拨到另一的位置。
第一节 第二节
零件的基本知识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第四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第六节 读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的基本知识
一、零件概述
零件1 零件2
零件n+1 零件n+2
…..…. ..….
机器
零件n 部件1 部件2 部件k
..….
零件m
二、零件的结构分析
主体结构 取决于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 和和功能 取决于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 及与相邻零件的关系 工艺结构 1、主体结构 将零件抽象为组合体,这一主要形体就是零件的主体结构。 取决于零件的加工方法
3.壁厚均匀过渡
为避免铸件冷却时,由于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产生裂纹和
缩孔,在设计铸件时,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 应均匀过渡。 裂纹 缩孔 壁厚均匀 逐渐过渡
4. 倒角
为了便于装配,且保护零件表面不受损伤,一般在
轴端、孔口加工出倒角。
5.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为了在加工时便于退刀,且在装配时与相邻零件保
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表面关系等)
(3)分析零件的制造过程和加工方法、加工状态。
2、选择主视图 (1)选择零件的安放位置和投射方向 加工位置(对于加工位置多数不变)
安放位置
工作位置(对于加工位置多变而工作位置不变)
将零件旋转放正,按其自然位置安放(对于运动件) 投射方向:形状特征原则 (2)选择主视图的表达方法 要根据零件的内外形状的复杂程度以及是否对称来选择合适 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视图的基本要求:
在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形状结构的前 提下,首先考虑读图方便,其次力求制图简便。
一、零件图的选择步骤
1、分析零件结构形状特点 (1)分析零件的功能及其在部件或机器中的位置、工作状态、 定位和固定方法、运动方式以及它和相邻零件的关系。 (2)分析零件的结构(主体结构、局部功能结构、工艺结构以
常见的工艺结构有两大类:
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三、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铸造圆角
为防止铸造砂型落砂,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裂纹,在 铸造表面相交处均应以圆角过渡。当两相交表面之一经过 切削加工,则应画尖角。 铸造圆角 缩孔
裂缝
加工后成尖角
2.起模斜度
为便于取模,铸件壁沿起模方向应设计出起模 斜度。斜度不大的结构,通常可按其小端尺寸简化 画出图形。 起模斜度 简化画图
零件的结构
局部功能结构
表达方法:多用基本视图或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来表达。
2、局部功能结构
为实现传动、连接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轮齿、螺纹、 键槽、销孔等。
表达方法:采用规定画法或如实绘出,再辅以尺寸标注。
3、工艺结构 为确保加工和装配质量而设计的微小结构。 表达方法:采用移出断面、局部放大图来表达。
下图是齿轮油泵的装配示意图。
齿 轮 油 泵 中 零 件 泵 盖 的 零 件 图
定义: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如上图是齿轮泵中泵盖的零件图,由此可以看出一张零件图应具备以下
四方面的内容: 1)一组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视图。
2)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
3)表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表面处理以及其他要求。 4)注明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图样比例及图号等内容的标题栏。
(3)尺寸分析:
尺寸基准:选择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指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 长度方向通常选择比较重要的定位面。
2、盘盖类零件
(1)结构特点:盘盖类零件的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体或其他平板形。 (2)表达分析:盘盖类零件主要也是在车床上加工,选择主视图时,应按 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并用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及相对位置。 盘盖类零件常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除主视图以
3、其他视图的选择
原则:以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为主,其他表达方法为辅, 来表达主视图中没有表达清楚的零件的结构形状。
抓住零件结构的表达方法的特点:
主体结构————多用基本视图(及在其上作剖视)来如实表达; 局部功能结构——如实绘出(键槽和销孔) 或用规定画法画出(如螺纹、轮齿、花键); 局部工艺结构——如实绘出(可使图形细致、逼真) 或按GB规定简化或省略不画(可提高绘图效率) 或必须详尽表达和标注时,多采用局部放大图;
证靠紧,在台肩处应加工出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6. 凸台与凹台
零件上凡与其他零件接触的表面一般都要加工,为了 保证两零件表面的良好接触,同时减少接触面的加工面积,
以降低制造费用,在零件的接触表面处常设计出凸台或凹
台。
(a)
(b)
( c)
(d)
第二节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4、方案比较,择优而从
原则:目的明确、相辅相成。
二、零件的分类
按照综合考虑功能、机构特点、加工方法和视图特点等可将零件 做以下分类:
轴套类
轮盘类 叉架类
如:输入(出)轴、套筒等 如:端盖、密封盖等 如:拨叉、支架(座)等 如:泵体、阀体、箱体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零件
箱壳类 薄板弯制件 镶合件
二、典型零件的表达分析
1、轴套类零件
(1)结构特点: 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 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常带有键槽、轴肩、螺蚊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构。 (2) 表达分析:
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主视图按加工位置选择。画图时,将 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便于加工时读图看尺寸。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配 合尺寸标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部结构,通常采用断 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外,需要增加其他基本视图,如俯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等来表达 。
(3)尺寸分析:通常高度方向选择轴线做为尺寸基准;
宽度方向选择前后对称中心线为尺寸基准; 长度方向选择左右方向的接触安装面作为基准。
3.叉架类零件
(1)结构特点:这类零件结构形状一般比较复杂,很不规则。但总体 上来说,叉架类零件由工作部分、连接部分和安装部分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