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 习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编故事。 2. 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要鲜明突出,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突出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要吸引人。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衬托情节的曲折。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看过很多故事,有些故事记在我们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有些故事却很快会被忘记,今天我们也学着写一写故事。 2. 本单元的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都非常感人。同学们你们人认为本单元的故事为什么很感人吗: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二、互相交流,掌握写法。 1.审题指导: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故事。故事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是虚构的人和事。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而不是怎么想。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发展。语言富于生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2.思路导航: 我们写记叙文,都是写真实的事件,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
(2) (3) 第2页共13页
的人和事。 (1)除了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外,故事应写出些波澜,使人有阅读的兴趣。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和意外等。 (2)故事当中一般还有人物,如果能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个性,会给故事增添不少光彩。 (3)写故事,尤其是虚构的故事,要注意融入想象。 (4)写完后,在班上开一个故事会,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3.技法点拨: (1) 故事的选取和叙述。选取的故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但要注意所选事件要有意义,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使情节有些波澜。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做必要的叙述或渲染,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人物的描写。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注意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和细节进行描写 (3)情节设计应紧凑、完整。 (4)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 三、范文引路,掌握技法。 1.出示范文。 铁蛋和爷爷 银光笼罩下的村庄,弯弯的梯田,一层一层地依着山势螺纹般地向上盘绕着,每一层梯田里,都有一轮月亮,微风一吹,水面就荡漾着涟漪,把月光荡漾得碎银子似的。看着满梯田都是碎银子,就觉得村庄是那么富有,富有得把银子到处堆放,随处乱扔了。 梯田下边的农舍,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坡间,农舍上青青的瓦片,泛着光,幽蓝幽蓝的。这里就是铁蛋和爷爷生活的地方。 铁蛋胖乎乎的,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圆圆的。大大的脑袋瓜上面有一撮黑油 (4)
(5)
(6) 第3页共13页
油的头发调皮地垂下来,盖在他那宽宽的额头上方。 爸爸妈妈出外打工,铁蛋和爷爷一起生活。铁蛋最喜欢倚靠在爷爷的身边,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自己光滑的脑袋上抚摸。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下亮就起来干活,也因为如此,爷爷浑身都是病痛,却从不在铁蛋面前呻吟。 每到月光洒满乡村的时候,就是小伙伴们一起疯玩的时间,今天也一样,小伙伴们玩得忘记了时间。 月亮悄悄躲在了云层里,玩疯了的小伙伴们在父母的呼唤声里回家了。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铁蛋听见后面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正比划着追跑过来。铁蛋吓坏了:追我干啥 哎呀!我的妈!他是不是坏人?铁蛋心一慌,撒腿就跑。此时,小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再回头一望,那人追得更凶了。尤其是他那怪叫声使铁蛋毛骨悚然,心提到了嗓子眼,没命地跑起来。铁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嘴唇也颤抖起来。突然,脚一软,摔倒在地上,铁蛋拼命地想爬起来,可是人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完了,他要杀我了。”铁蛋想。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铁蛋惊恐地望着他。可是,他却把铁蛋扶起来。这时,铁蛋闻到一股药味,才惊奇地看到他手里拿的竟是爷爷的药包。 原来这个人是村卫生院里的那个十多年来一直帮爷爷送药的聋哑人。昨天爷爷的药就喝完了。 真是虚惊一场! 2.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3.小组交流。 你认为范文哪些地方写的好,好在哪里?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1)开篇写月光下的乡村,暗示人物如银子般善良的品质。 (2)概括描写人物的外貌,突出了其单纯、天真的性格特点。 (3)爷爷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历经沧桑的朴实老农的形象。 (4)心理描写活动的描写突出了铁蛋此时害怕恐惧的心理,为后文揭示悬念埋下伏笔。 (5)动作描写突出了铁蛋内心的恐惧,同时也暗示出了送药人的着急。 (7)
(8) (9) (10)
(11) (12)
(13) 第4页共13页
(6)结尾揭示了悬念,将送药人的持之以恒和善良品质诠释的非常完美。 5.总结交流:本文作者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了外貌特点,同时还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并且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质,设置悬念,写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结尾揭示悬念。 五、学生习作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写作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体现了“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的教学思想。】 (14)
(15)
(16)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一、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星星点灯 胡 敏 星星是个盲人,她的名字是小时候被人送到儿童福利院时院长给起的。院长充满怜悯地说:“这孩子眼睛瞎了,名字上该给她点亮光,就叫‘星星’吧。” 星星长大后进了盲人福利工厂工作,以后又在一条小巷里有了自 第5页共13页
己的住房。这条小巷一到晚上就黑咕隆咚。小巷没有路灯。这和星星无关,反正她看不见。小巷的路坑坑洼洼,谁走过都会骂娘。星星起初也有些窝火。盲人就靠一双脚在世界上摸索,路的好坏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后来,星星不生气了,她发觉路的高低不平能帮助她记忆,比如说家门口有个坑,她一走到这里就知道到家了。 星星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把眼睛治好。工作以后,她就开始攒钱。她听人说过,做手术需要很多钱。星星终于攒了一千元,她想该差不多够了,于是就去医院。然而,医生的诊断却使她万念俱灰:先天眼组织缺损性失明,没法治!命中注定,星星将永远和黑暗为伴。星星恨透了黑暗。 一天,星星和往常一样早早就上床睡觉。到了晚上,她能做的事就是睡在床上,听隔壁人家电视机里传过来的声音,一直听到困乏了睡着为止。突然,她听到与电视节目无关的一声惨叫,像是有人骑车在门口摔了一跤,跟着就是一个女人痛苦的呻吟。星星赶紧起床,打开门问谁摔倒了。女人说:“快救我,我的腿大概断了。”星星就摸到隔壁居委会主任陈大婶家去拍门,还大声呼喊救人。邻居们闻声都出来看,摔伤的女人很快被几个好心人送去了医院。剩下的一些人还站在黑暗里议论纷纷,有人愤愤不平地问陈大婶:“为什么路灯管理所总是不肯到这里来装路灯,就不能让电视台、报社来采访一下吗?”陈大婶解释说:“人家讲了,这小巷不在路灯规划范围内,居民要求装路灯也可以,但需要大家出钱。竖电线杆、拉电线的费用大概要一千元。”此言一出,人们就不再议论,都各自回家去了。 第6页共13页
只有星星一人还站着,她突然有了很古怪的想象,小巷变成了一个人,跟她一样没有眼睛。星星就像可怜自己一样地可怜起小巷来,一个已冷却的愿望重新热切起来。 后来,星星拿着一千元钱找到了陈大婶,说由她出资来为小巷装路灯。陈大婶不同意,说这笔钱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太不容易了。星星问:“小巷有了路灯是否像人有了眼睛一样就方便了呢?”陈大婶说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星星心满意足地说:“这就对了!”之后,任凭陈大婶再怎么劝,星星也不愿放弃这个决定。 星星的义举也感动了路灯管理所的人,他们很快组织施工,在小巷装好了路灯。 亮灯那天,小巷里的人都像过节似的高兴。有人说:“这装灯的钱不该让星星掏,该我们出!”星星也在一片光明里跑出了家门,她依然只能是靠想象,她似乎看到小巷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冲着她笑呢。 星星想着想着也甜滋滋地笑了。 1.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2.文章写了星星的哪两个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重点写了星星的( ) A.第一个愿望及其没有实现的原因。 B.第二个愿望实现的过程。 第7页共13页
4.星星想为小巷装路灯的原因是( ) A.一天晚上,一个骑车的女人在小巷里摔伤了。星星不想小巷像自己一样生活在黑暗中。 B.竖电线杆、拉电线的费用大概要一千元,大家不愿出钱。 5.小巷里其他人的表现在装路灯这件事上与星星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其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星星让你感动的句子,找一句抄写在下面,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内容:笔尖流出的故事 1.了解小说的特点。(判断)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 (2)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 ) (3)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 (4)小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与生活毫无关系。( ) (5)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 2.创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