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矮丛:美登(Blomidon)、芬蒂(Fundy)半高丛:北陆(Northland)、北蓝(Northblue)、北村(Northcountry)南高丛:夏普蓝(Sharpblue)、奥尼尔(O'Neal)、薄雾(Misty)北高丛:康维尔(coville)、达柔(Darrow、蓝丰(Bluecrop)兔眼:巴尔德温(Baldwin)、园蓝(Gardenblue)、粉蓝(Powderblue)【种植技术】种植蓝莓的花盆,最好选泥瓦盆。
泥瓦盆透气性强,价格便宜,缺点是黑灰色不太美观。
如果买不到泥瓦盆,可以选陶盆,其次是紫砂盆、塑料盆,千万不要用上过釉的瓷盆。
至于盆的尺寸,2~3年的苗,选口径25~30厘米的盆就行,忌小苗大盆。
等以后长大,再换大盆。
4~5年的成熟植株,当然是越大越好。
蓝莓在酸性介质中才能健康成长,培植土的pH值在4~5之间最适合蓝莓生长。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蓝莓爱好者,因为田园土pH值一般在6~7之间,即使花鸟市场出售的酸性土,pH值最低也在5.5~6之间。
蓝莓需要储冷量。
所谓储冷量,就是蓝莓要达到正常的开花结果一般需要X小时<7.2℃的低温,具体时间视品种不同而不同,所以我国的海南不宜种植蓝莓。
储冷量不够,蓝莓也可正常开花,但不结果。
所以在江南地区阳台种植蓝莓,冬天不需要搬回室内。
蓝莓对肥的要求不高,大肥反而会伤害它。
在介质中有一定量的腐叶土,基本就能满足蓝莓的生长需要。
当然,要吃到自己种的蓝莓,平时还是需要适量追肥。
一、土壤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蓝莓栽培成活的重要因素。
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5%,且pH值4.0~5.5的土壤,反之进行改良。
当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在定植前将河沙或锯末、草炭、烂树皮等掺入土壤中。
当土壤pH值(>5.5)或钙含量过高时,需降低pH值。
大量研究表明施硫是降低土壤pH值的一个有效措施。
国内外多采用硫磺粉调低pH值。
具体施硫量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及pH值大小来确定。
土壤pH值过低(<4.0),常用石灰来调高pH值。
二、种植管理1、空气管理每天早上上班和下午四点以后从棚一端抖动以下薄膜,使棚内热空气流出来,新鲜空气进去,增加空气流动性。
如30度以上温度持续几日,则中午要检查小拱棚,并适当透气降温。
2、温度、光照管理早上八点半后小拱棚内气温在26度左右时盖上第一层遮阳网,若光线过强气温继续升高则在十点半左右盖上第二层遮阳网。
下午4点后,棚内温度在28度以下时,把大棚最上面的一层遮阳网揭去,隔一段时间等太阳光线减弱棚内气温降到24度左右时把第二层遮阳网都揭掉。
下班前把大棚两侧卷膜放下来盖住保温,但周围要留有通气口,以保证蓝莓小苗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
阴天和雨天不需盖遮阳网,卷膜高度视盆内湿度、温度而定。
3、水分管理每天早上十点至下午四点间取井水或地下水给扦插苗间歇性喷雾保湿降温,保证插穗不失水。
在插穗愈伤组织未形成前,叶面要经常保持一层水膜。
根系未形成时基质湿度控制7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左右为宜。
愈伤组织形成之后,可适当减少喷雾,在叶片上水膜减少到1/3时开始喷雾。
未生根的插穗喷雾标准是:当上一次喷雾后叶片水分逐步挥发,到2/3叶片刚干,1/3叶片仍然有水分的时候,开始下一次的喷雾。
4、土水管理(1)土壤管理: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①清耕法。
从早春至8月份都可进行清耕,入秋后清耕对其越冬不利。
高丛蓝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
清耕深度以5~10cm 为宜,过深易伤害根系。
②生草法。
采用行间生草。
生草法与清耕法相比,同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湿度、便于机械作业的优点。
③土壤覆盖。
土壤覆盖在蓝莓生产上应用广泛,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多种作用。
(2)施肥:建议使用有机肥。
我国农地因过量使用化肥已造成严重污染,最终土地减产甚至绝产。
①施肥种类。
施氮磷钾复合肥混合有机肥比施单一肥料效果好;氮、磷、钾肥三者的比例以1∶1∶1为宜;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不宜施硝态氮肥;蓝莓对氯敏感,不要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②施肥方法和时期。
高丛和兔眼蓝莓可用沟施法,深度以10~15cm为宜。
施肥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也可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
③施肥量。
过量施肥极易使蓝莓树体受到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非常慎重,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3)灌水: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
蓝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至4.5~5.5左右再灌,但应约间隔3次灌水再灌一次酸水。
三、除草蓝莓园除草是果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除草果园比不除草果园产量可提高1倍以上。
人工除草费用高,土壤耕作又容易伤害根系和树体。
因此,化学除草在蓝莓栽培中应用广泛。
尤其是矮丛蓝莓,果园形成后由于根状茎窜生行走,整个果园连成一片,无法进行人工除草,必须使用除草剂。
蓝莓园中应用化学除草剂有许多问题,一是土壤中过高含量的有机质可以钝化除草剂;二是过分湿润的土壤使用除草剂的时间不定;三是台田栽培时,台田沟及台面应用除草剂很难控制均匀。
尽管如此,在蓝莓园应用除草剂已获得较成功经验。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于蓝莓
园的除草剂。
(注:各种类型除草剂在大面积使用前,一定先要做小面积试验。
)除草剂的使用应尽可能均匀一致,可以采用人工喷施和机械喷施。
喷施时,压低喷头,喷于地面,尽量避免喷到树体上。
至今为止,尚无一种对蓝莓无害的有效除草剂,因此,除草剂的有效使用应严格按照药剂厂方说明进行,对新型除草剂,要经过试验后方能大面积应用。
四、采收兔眼及南高丛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要持续20~30天,通常每星期采1次。
果实鲜食时要人工采摘,用于加工可用机械采收。
引起蓝莓病害的有真菌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线虫等。
中国为新引种栽培区,病虫害的发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