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3-16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3-16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 16 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期清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时间 18 至 19 世 纪中 叶
欧洲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时间 中国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3.中国的科学技术发明一度辉煌领先世界的原 因。 (1)中国农耕经济的繁荣, 以及后期商品经济的发 展, 引发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 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4)科学家对古代科技的总结。 (5)教育和科举的发展。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 发展。
⑤教育的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
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 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 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 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答案: (1)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是近代科学, 中国是古典科技。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 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 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②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 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
岳 麓 版 历 史
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逼入脱离实际、脱离生
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 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 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
岳 麓 版 历 史
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ຫໍສະໝຸດ 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 示。定了思想基础。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③科学的方法。16、17世纪,伽利略、培根、笛 卡尔等人创立的科学方法论,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 供了指导性原则。
岳 麓 版 历 史
④政策保护。欧洲先进国家采取保护科学发展的
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2)西方近代科学的两大特点:实验性和数学表达 方式。实验性就是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反复再现科技发 明成果,数学表达就是可以用代数式来说明成果的内 容。这与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截然不同。
岳 麓 版 历 史
技发展联系起来。第(3)问可从材料三中得出重农抑商 和自然经济的信息,然后再参照(2)问的解答思路从政 治、思想文化方面组织 。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
岳 麓 版 历 史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需注意答题角度,应结合第
(2)(3)两问原因分析中涉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
科技发展的关系组织答案。
必修③
岳 麓 版 历 史
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2)西方领先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的要求。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 产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
岳 麓 版 历 史
工具、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
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 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②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3)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 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 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4)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岳 麓 版 历 史
10~15 世纪
远洋航海 技术
16 世纪
哥白尼太 明中 阳中心说 期
必修③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时间
欧洲 伽 利 略天 文望远 镜 哈 维血 液循环
时间
中国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岳 麓 版 历 史
17
学说
明后
徐霞客
世纪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4.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中国落后的原因 ①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 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 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质上的差异。第(2)问有三个方面的明确提示,而材料 二仅提供经济方面的信息,即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与 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则需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实际就是答出16至19世纪中
叶欧洲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将之与科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耕作之人,即田亩 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 10 至 19 世纪中叶,与欧洲相 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 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 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岳 麓 版 历 史
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解析】
本题是历史学科内综合题,围绕中西
方科技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原因命题。第(1)问比较简单, 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 出中国科技水平在明前期以前是领先于欧洲的;自明
岳 麓 版 历 史
中期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欧洲,而二者的差异是性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
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 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 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 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致瓦· 博尔吉乌斯》)
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 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 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2.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区别。 (1)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第 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都是服务于生 产并为统治国家所用;第二,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 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 性;第三,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 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3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例】 材料一 时间
阅读下列材料: 10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欧洲 时间 宋元 明前 期 中国 印刷术、 指南针 和火药的划时 代发展、 远洋航 海技术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