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
搜救、解救和转移受困人员
科目:
搜救、解救和转移受困人员
目的:
内容:
明确搜救、解救受困人员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了解 和掌握搜救和解救受困人员的手段和工具的使用。 以及应急转移所需要作的准备和方法。
1、搜救受困人员 2、解救受困人员 3、被救人员的应急转移
时间: 方法:
45分钟
理论讲解与多媒体结合
教学重点: 搜救受困人员
陆军参加抗震救灾行动
抗震救灾行动,是指地震发生后,救 援人员展开人员抢救与解困、基础设施抢 险与抢修,消除地震灾害后果等行动的统 称。
(一)搜救、解救和转移受困人员 (二)实施抢险抢修与抢救 (三)组织消除核化灾害与次生灾害特种救援 (四)参加疫情控制 (五)组织医疗救护 (六)参与地方政府灾后重建
2、基本要求
(二)使用专业救援器材实施解救
小气垫 液压钳 救援机器人 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 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 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 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 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 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 通讯系统。
(三)利用其他救援装备
月球灯 搜救犬在工作犬的所有类别中,搜索与救援 常规投光式灯具,防眩目大光亮、360 是仅次于警犬的、最受人们尊敬和赞扬的犬 度大范围照明,灯体采用透光性高,防 的热门职业之一。经过专业培训后,它们成 水性好的专用进口航天合成纤维材料制 了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犬对气味的辨别能 成,造型新颖独特。 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8倍,视野 广阔,有在光线微弱条件下视物的能力,是 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 用犬搜索是现场搜索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
持续搜救
(二)被搜救人员生命特征的判断
(三)利用生命探测仪器组织人员搜救
光学生命探测仪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 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是一种用于探 音。人类有两个耳朵,这种仪器却有3—6个耳朵, 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 测生命迹象的高科技援救设备。它利用光反 它的耳朵叫做“拾振器”,也叫振动传感器,它 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 射进行生命探测。仪器的主体呈管状非常柔 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 王教授说,这种仪器有点像现在商场门 韧,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 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 口测体温的仪器,只是个头比那个大多 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准确 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如 了,而且带有图像显示器。 发现被困人员,其深度可达几十米以上,特 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 别适用于对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快速的定性 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关键是噪声 检查,广泛应用于矿山、地震、塌方救援中。 的影响不能太大。
教学难点: 解救受困人员
我们的国家是安全稳定的吗?
形 势 不 容 乐 观
1、自然灾害频繁
2、反动分裂势力依然存在
3、恐怖事件时有发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灾害频繁
反动分裂势力依然存在
恐怖事件时有发生
所以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们国家安 全威胁并不是传统上的战争威胁,取而代 之的是非战争形势的多领域多方面的安全 威胁日益突出。而我们军人、我们的军队 用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也越发的多样。从应 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角度上来看,实施非 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形势主要包括:反恐 维稳、抗震救灾(救险)、参加国际合作 行动。
授课完毕
谢谢大家!!
搜救、解救和转移受困人员
1、搜救受困人员
2、解救受困人员
3、被救人员的应急转移
搜救受困人员
(一)搜救受困人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基本原则 目标准确 行动快速 方法恰当 就是要对被抢救人员与解困人员进行准确定位 就是要求陆军部队采取多种机动方式,第一时间到达抢救现场 就是要在抢救行动中先救容易救的人 组织专业兵种和培训非专业技术兵种 2、基本方法
搜救犬
地震救援装备车
被救人员的应急转移
(一)转移前的应急安置
棚舍搭建的场地要开阔:农村要避免河滩城市要避免高楼
防震棚中要注意关好照明灯火、炉火以防止火灾和煤气中毒 防震棚顶不要压重物以免掉落砸伤路人
(二)转移前的应急处置
露宿时,抗病能力下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露宿时,卫生条件较差,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露宿时,蚊虫病菌较多,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解救受困人员
(一)解救受困人员的基本做法和要求: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声音
根据房屋结构确定被困人员位置
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容易救的人员 1、基本做法 救援要讲究方式方法 对于掩埋过久的被困人员提供必要的物品 对颈椎腰椎受伤的人切勿拉扯 对严重的被困人员要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和抢救的措施 对危重病人要现场救治然后迅速送医院和医疗点 使用工具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 不要破坏被困人员的支撑环境 尽快打通被困人员的封闭环境使新鲜空气进入 对难以救援的被困人员要提供必需物品保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