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流运输管理概论
(一)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物流运输作为一种抽象劳动,只是增加了它所运输货 物的原有使用价值,而并未生产有形的产品。
(二)运输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在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中,大部分的运输都是露天 进行的,尤其是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由于受航线等条件 的限制,其运输效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好坏。
(三)运输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 产业
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 “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品的使用价值。
(六)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由于运输总里程和运输总量巨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 输合理化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因此运输是 企业实现“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手段。
一、物流运输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 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 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 点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 卸下和分三)运输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本密集 型产业 • (四)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 (五)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 (六)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 由于运输总里程和运输总量巨大,通过 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运输费用,因此运输是企业实现“第 三利润源”的重要手段。
任务,同时获得最大的运输收入。
(三)政府
政府期望形成稳定有效的运输环境以促使经济持续 增长,它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政策和管理运输市场等形式 来干预承运人。
(四)公众
公众关注运输的可达性、费用和效果,以及环境和安 全标准。
四、物流运输服务的提供者
(一)单一方式经营人
最基本的承运人是仅利用一种运输方式提供服务的单 一方式经营人,这种集中程度使承运人高度专业化,有足 够的能力和效率来提供服务。如航空公司。
三、物流运输的分类
(一)按运输方式分
(1)公路运输。这是使用汽车或者其他车辆(如人 力车、畜力车等)在公路上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方式。 (2)铁路运输。这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 运输方式。 (3)水路运输。这是使用船舶等运送货物的一种运 输方式。 (4)航空运输。这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 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5)管道运输。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 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按运输范围分
(1)干线运输。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大型船舶的 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是物流运输的主 体。 (2)支线运输。这是在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上进行的 运输。 (3)二次运输。这是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站与用 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的运输。 (4)场内运输。这是在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 过程提供服务的运输,一般在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仓 库之间进行。
二、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
(一)运输线路
运输线路又叫运输通璐,是指在运输网络中,连接 运输始发地、到达地、经停点,供运输工具安全、便捷运
行的线路。
(二)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是载运货物的工具,它的功能是运送物品。
(三)运输站场
运输站场是指运输工具出发、经停和到达的地点,如 火车站、汽车货运站、港口、机场等。
(二)专业承运人
为托运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如美国的UPS、联邦快递、 DHL和我国的中国邮政、EMS以及一些快递公司等。
(三)联运经营人
联运经营人使用多种运输方式,在最低的成本条件下 提供综合服务,组成托运人眼中的“一站式”服务。
(四)中间商
(1)货运代理人(简称货代)。 (2)经纪人。 (3)托运人协会。
• • • • • •
三、运输市场的分类 四、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影响合理化的五大因素 (二)不合理运输的现象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1、与运输方向 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2、与运输距离 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
3、与运量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 4、与运力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
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就造成运 输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比重很大,因而运输是资本密集型的 产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四)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再配以与 之相辅相成的装卸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 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五)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学习情境1-物流运输基础知识
• 任务1:认识物流运输系统
• 任务2:运输市场及合理化组织
【学习目标】
• 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 了解物流运输系统的概念和构成
• 了解物流运输的参与者和物流运输服务的提供者
任务1:认识物流运输系统
1、物流运输概述
• 物流运输的概念 • 物流运输的特点 • 物流运输的分类
(四)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的功能在于运输管理部门及营运企业能迅速 掌握运输服务的进展情况,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确保运输 安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与运输效率。
三、物流运输的参与者
(一)托运人和收货人
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共同目的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 最低的成本将货物从起始地转移到目的地。
(二)承运人
承运人作为中间环节,他期望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运输
5、与线路设计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三)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 • • • • • • • 1、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 2、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广共同配送 3、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4、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5、开展配载式运输,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6、采用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措施 7、采用四就直拨运输 8、通过流通加工,使用输合理化
(三)按运输的作用分
(1)集货运输。这是将分散的货物进行汇集的集中运 输形式。 (2)配送运输。这是将据点中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 物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运输。
(四)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
(1)一般运输。指孤立地采用不同运输工具或同一种 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运输。 (2)联合运输。指由几个运输企业联合起来,综合利 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进行协作,实行一次托运、一票到 底的货物运输。 (3)多式联运。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 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 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任务二 运输市场及合理化组织
• • • • • 一、运输市场的概念 二、运输市场的特点 (一)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二)运输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在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中,大部分的运 输都是露天进行的,尤其是水路运输和航 空运输,由于受航线等条件的限制,其运 输效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好 坏。
(五)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
(1)直达运输。指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 换载或在储存场所停滞的运输。 (2)中转运输。指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经过一 次以上换载或落地储存停滞的运输。
2、物流运输系统
• 物流运输系统的概念 • 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 • 物流运输的参与者 • 物流运输服务的提供者
一、物流运输系统的概念
物流运输系统是由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工 具、多家运输部门、多种运输资源整合而成的复杂的综合 系统。运输系统作为物流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包括生产 领域的运输系统和流通领域的运输系统。
生产领域的运输系统一般是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 它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为生产服务。 流通领域的运输系统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 其主要内容是对物质产品进行运输,是完成物品从生产领 域向消费领域在空间位置上转移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