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三标桥梁工程洋口大桥引桥立柱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三标项目经理部2011年9月7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 (4)3.2人员组织 (4)3.3材料组织 (5)3.4机械设备 (5)四、工艺流程 (6)五、立柱施工 (6)5.1控制测量 (6)5.2钢筋施工 (7)5.3模板施工 (8)5.4混凝土施工 (9)5.5确保立柱混凝土结构物的措施 (10)5.6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 (13)5.7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9)六、安全环保措施 (20)七、文明施工 (21)一、编制依据1)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2)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地质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及相关检验评定标准;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二、工程概况2.1引桥立柱洋口大桥位于临海高等等级公路如东段新建工程3标段,该桥位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在K47+738.000跨越四贯河(规划洋口运河)。
四贯河现有河口宽28.7m,水面宽约27.8m。
该桥全长536.22m,共17跨。
主桥与引桥过渡墩即7#号墩和10#号墩设计为方形立柱,立柱纵向尺寸为2.2米,横桥向尺寸为3.2米,其中立柱四周设置半径为50cm的圆形倒角,一个桥墩左右幅各设置两个立柱,立柱平均高度为6.997米;其他引桥立柱为圆型立柱,直径为1.3米,引桥各墩立柱平均高度分别为1#号墩3.324米、2#号墩3.974米、3#号墩6.223米、4#号墩5.006米、5#号墩6.202米、6#号墩7.083米、11#号墩6.782米、12#号墩6.191米、13#号墩5.504米、14#号墩5.321米、15#号墩3.373米、16#号墩4.723米;立柱混凝土为C35型混凝土;0#、17#桥台为肋板结构。
各墩单根立柱工程量如下表:2.3立柱立面及平面图2.2、立柱施工计划立柱计划2011年9月18日开始施工,2011年12月5日完成;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各职能部门人员认真审查施工设计图纸。
并对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使参与人员理解设计意图,从而指导工程施工。
2、做好前期的测量工作,所有使用仪器必须经检校合格后方能使用。
测量成果必须准确,并经过复测检查、报审,确保万无一失。
3、做好施工预案,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
4、做好C35型混凝土配合比的调试工作,混凝土各项指标均应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2人员组织1、首先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技术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体施工工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组织以项目总工为主的技术培训会,使操作工人对墩身结构形式等熟练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使工人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乱,保证现场施工在受控、有序进行。
2、其次严格作业值班制度,保证现场每一作业时间段内都有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投入足够的施工一线人员,保证工人轮班作业,不搞疲劳战术。
投入人员如下表3—1表3—1 施工人员计划表3.3材料组织根据现场施工组织情况,在施工前准备好施工要用到的材料,如模板、钢筋、钢管等,立柱施工采用钢模,钢模要进行打磨、除锈等处理,在立柱施工前要对模板进行预拼。
所有进场材料均应经过检验,并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4机械设备为保证立柱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已准备好施工所需机械设备,并调试完毕。
主要投入机械设备情况如下表3-2:表3-2 主要机械设备表四、工艺流程墩台身钢筋安装:圆形立柱钢筋笼采用后场焊接检查合格后整体吊装,方形立柱钢筋采用现场绑扎,但在承台施工时一定注意立柱钢筋的预埋,并检查立柱预埋钢筋的位置。
立柱施工工艺流程为:预埋墩身钢筋钢筋制作测量放样并复核钢筋笼吊装(绑扎立柱钢筋)安装立柱模板测量检查并复核浇筑混凝土。
在各道工序施工要由现场技术员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立柱施工5.1测量控制1、立柱的平面位置测量用全站仪将立柱的十字线轴线点放样到承台或系梁上,通过放样的轴线点将立柱的结构边线用油漆或墨线在承台或系梁上描绘出来以便支立模板。
模板初步定位后用线锤检查模板垂直度,模板垂直度控制在H/1500mm(H为立柱高度,以米为单位),模板立好后将模板固定好,检查模板上口平面位置,方形立柱模板检查通过检查模板轴线点或角点坐标,模板轴线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圆形立柱模板:模板支立前在下口放样立柱中心点,检查模板时用线锤将立柱中心点反到模板上口量取模板四个方向模板边到中线点的半径偏差,通过偏差调整模板;模板调整后用全站仪复核立柱中心坐标,具体方法为:测量模板上口三个或以上点的坐标计算实际立柱圆心坐标,算出来的立柱圆心坐标与设计立柱圆心坐标比较计算立柱中心偏差,立柱中心坐标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2、立柱高程控制测量洋口大桥引桥立柱高度在3.324米到7.083米之间,立柱高程控制采用普通水准仪加钢尺控制。
安装立柱模板前先用水准仪放样立柱底标高,并保证立柱底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
模板立好后用长钢尺将标高引到立柱模板上口,将立柱顶面高程放样在模板上并做好标记以便控制立柱顶面标高,立柱顶面标高控制在±10mm以内。
3、立柱浇筑完后对立柱结构物进行三维竣工测量。
4、测量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全站仪 2台水准仪一台 1台测量工程师 1人测量助理工程师 1人测量技术工人 2人5.2钢筋施工圆形立柱钢筋施工圆形立柱钢筋制造在后场加工制造,加工检验合格后采用整体吊装。
钢筋笼加工根据每根立柱长度确定下料钢筋的长度,钢筋型号和数量详见立柱材料数量表;立柱主筋应按照设计图规范布置,加强筋设在主筋内侧,每2米一道,搭接采用双面焊接,焊接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主筋外侧的φ14加强筋采用扎丝绑扎,靠近承台系梁和盖梁1.3米处10cm一道,中间20cm一道;φ14加强筋外侧绑扎φ6δ10×10的钢筋网;钢筋网外侧绑扎4cm后的保护层垫块,确保钢筋与混凝土面的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垫块。
钢筋笼制造好自检合格后要求报验,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吊装,吊装采用25T吊机吊装,吊装过程中要控制钢筋笼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在吊装前将控制立柱钢筋平面位置的控制点放样好并采用护桩的形式拉线控制立柱钢筋的平面位置,确保立柱的保护层厚度,立柱主筋中心到立柱边距离为8公分。
钢筋平面位置控制线平面图见下图:方形立柱钢筋施工:1)从钢筋加工车间用运输车将钢筋运至工地现场,并堆放在方木上。
堆放时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2)根据立柱高度做好钢筋加工长度,立柱钢筋型号和数量详见立柱材料数量表。
方形立柱保护层厚度为6公分,在钢筋绑扎前控制钢筋的平面位置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如圆形立柱钢筋控制方法一致。
5.3模板施工1、立柱模板全部采用钢模板,模板的材料均选用新轧制无变形的钢材,模板刚度要满足规范要求,模板面板厚度为6mm,面板外侧加强钢模厚度为65mm。
2、模板安装:立柱模板安装前要求测量人员在承台或系梁上将立柱中心点或十字线点放样出来,模板安装严格按照控制点对位安装,确保模板平面位置,立柱模板通过吊车分片安装,并通过螺栓连接,模板连接处要求平顺,不得有错台。
模板下部采用钢管支撑,上口四个不同方向用四根钢丝绳拉住模板,防止模板松动和移位;模板在吊装之前一定要进行除绣处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品种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及相关规定使用混凝土施工专用脱模剂,尤其是第一次使用的新模板或长期不使用的模板,要认真进行除绣处理,确保立柱脱模后的砼外观质量;模板底口应贴上双面胶带以保证模板与承台系梁混凝土面的紧密连接,以防漏浆;模板安装时模板接缝必须要垫海绵条或泡沫胶带,以防漏浆,模板安装时要在不同方向上吊线锤控制模板的垂直度。
3、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除时间应根据结构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
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除时严禁抛扔,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4、模板使用及保养的注意事项模板在设计制作时虽然考虑了很多因素,但实际制作出的模板有些缺陷是不可避免的,故应尽最大可能避免可能出现的缺陷,或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模板的正常使用,使模板的状态保持良好,在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①模板存放时,要清理好面板,并涂好油。
模板下面要平整。
堆放的场地地势要高,防止雨天被雨水浸泡。
堆码时还要注意相邻的模板必须是面板对面板或是背对背,严禁面板与另一块模板的后背相对。
堆放好以后,用彩条布遮盖好。
②吊装时要细心,不能使模板承受大的弯矩,更不能碰撞模板。
风势较大天气不能吊装。
模板的吊耳位置设置要合理,即不偏心,又要使模板的受力合理。
③拼装。
拼装模板时,要将设计的所有部件连接并紧固好。
例如,连接螺栓,有时工人为了安装拆卸省事,而省掉一部分,有时省掉多达 50%的拼缝螺栓。
这样很容易导致模板变形,在施工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④调整。
模板安装完毕,不能将所有紧固件紧固。
等按照测量点调整好以后才能紧固。
调整模板时,不能采用硬撬、葫芦拉、大锤击、气割电焊等方式。
当模板偏位时,首先要分析原因,对症施药,避免用生硬的办法调整。
⑤拆卸。
拆卸模板时同样要注意,生拉硬撬的办法。
首先,用钢丝绳将要拆卸的模板挂在吊机的大钩上并且用保险绳挂在其它模板上,然后松掉螺栓,慢慢晃动模板,时其与砼面分离。
完全脱离后,解开保险绳,启动吊机将模板吊开。
起吊时要注意不要让板面擦刮硬物。
⑥模板使用后表面的处理。
使用过的模板要重新清理。
清理时使用电动钢丝轮将面板上粘结的灰浆磨掉。
然后,利用棉纱将面板清理干净,此过程要进行两遍。
清理彻底后,涂脱模剂。
如果涂脱模剂为油性,涂完后,还要用棉纱将面板轻轻地擦拭一次,使涂层厚度薄而均匀。
⑦模板拼缝的漏浆问题的解决。
模板拼缝采用当前比较流行而且效果较佳的不干胶泡沫橡胶条。
⑧浇筑砼时对模板的保护。
浇筑砼时,注意振动棒不能接触面板。
布料要均匀,防止模板受力不均。
落在模板上的灰浆和混凝土要及时清理。
⑨钢筋施焊或利用气割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伤及模板表面的脱模剂涂层。
脱模剂涂层被毁坏后,将造成砼表面的颜色不均或出现粘模现象。
5.4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立柱混凝土型号为C35型混凝土,为确保墩身砼的外观质量,在砼配合比设计阶段,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以寻找并确定最佳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