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望远镜与显微镜

初中物理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与显微镜
【学习目标】
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
难点: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性质。

【学习过程】
1.引入新课
学生体会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作用
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象痢疾菌、伤寒菌、爱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而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
2.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利用好与教材配套的《物理实验》中两个活动)
学生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1)望远镜
①简介望远镜的偶然发明
②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物理实验》中活动4.7
对照完成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的组装,得出观察结果。

总结: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
学生看书:生活·物理·社会
(2)显微镜
学生活动: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物理实验》中活动4.8
学生讨论分析细小物体通过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像。

老师总结。

3.典型例题
例 1 德国天文学家制成了专门用于观察天体的望远镜,其物镜是由焦距较的透镜制成的,目镜是由焦距较的透镜制成的。

通常的望远镜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望远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透镜,显微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用一个凹透镜和凸透镜可制成一架镜,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镜,又可制成镜,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的做物镜,用焦距的做目镜(选填“长”或“短”)。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课内作业
班级姓名成绩
1.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2.将写有字母“b”的透明纸片移到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b
B.p
C.d
D.q
3.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选择以下正确的说法 (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4.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
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
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6.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常常采用()
A.更换物镜
B.更换目镜
C.同时更换物镜和目镜
D.只要使物镜离观察物体近一些
7.在显微镜的视野左上方有一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8.有时通过改变平行光束的宽度(粗细)来改变光束的亮度。

改变一束平行光的宽度,你有哪些方法?请画图表示。

(1)让光束变宽(粗)。

(2)让光束变窄(细)。

第四章复习课
【学习目标】
对本章知识进行细致的梳理,突出重点知识,有效突破难点,加强本章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训练。

【重点难点】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及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习过程】 1.知识梳理 学生完成本章复习课内练习中的知识梳理部分,完成后老师校对。

(重点内容要展开以达到复习课突出重点的作用)
2.典型例题
例1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中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例 2 “海市蜃楼”这一自然景观,我们每一位同学并不陌生。

请问这一现象是由于下列哪种情况形成的?( )
A 光在海面上发生了反射
B 光在海水和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C 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D 光在不均匀的海水中发生了折射
例 3 根据下列光线的路径,在右侧方框中
填上适当的透镜。

例4. 完成表格
例5.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 处,可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6.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 )
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第四章复习课---课内作业
班级 姓名 成绩
1.透镜分 和 两种,_______透镜对光有
会聚作用,_______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在下图中属于凸
透镜的有: (填序号)。

2.在下图中标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的光路:
经过透镜前 透镜 经过透镜后 经过焦点 凸 平行主光轴 经过光心 经过透镜前 透镜 经过透镜后 经过焦点(延长线) 凹 平行主光轴 经过光心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具座上顺次放置凸透镜、、。

探究时,应调整使它们大致在,目的是。

物距u 成像性质像距v 应用
二个点
U=f U=2f
三个范围
U>2f 2f>U>f U<f
5.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

6.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景物时,需不断地调节晶状体厚度,这相当于调节透镜成像时的(物距、像距、焦距)。

8.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9.通常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由个透镜组合而成的。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
屏的中央。

(2)此时所在的像是_______、 ______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
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