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力易错题后附答案定稿版

浮力易错题后附答案定稿版

浮力易错题后附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水的浮力(难题、易错题)1、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液体中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则它们此时受到的浮力相比较()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2、一个重20N的金属块,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用弹簧测力计去拉金属块,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A. 20N B. 16NC. 4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一个热气球体积为2600m3,在空气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N。

(ρ空1.29kg/m3,g取10N/kg)4、有一物体的重量为50牛,将它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容器中,水溢出了15牛,则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牛B.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15牛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15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有一个空心铝球,体积为0.5×10-3米3,重4牛顿,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它将()A.静止在水中任何深度,受到的浮力为4牛B.下沉,受到的浮力为5牛C.上浮到液面而静止,受到的浮力为4牛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分别静止在水面以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甲物体的密度比乙物体小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1∶2,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乙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它们受到的浮力F甲和F乙之比为()A. 5∶4 B. 1∶1 C. 5∶2 D. 5∶88、小明看到鸡蛋漂浮在盐水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9、如图所示,一个空气泡自深水中向上冒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泡受到的浮力增大,受到水的压强减小B.气泡受到的浮力减小,受到水的压强增大C . 气泡受到的浮力减小,受到水的压强减小D . 气泡受到的浮力增大,受到水的压强增大10、(重庆市沙坪坝区中考模拟)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某种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ρ甲大于ρ乙,F 甲大于F 乙B . ρ甲小于ρ乙,F 甲小于F 乙C . ρ甲大于ρ乙,F 甲等于F 乙D . ρ甲小于ρ乙,F 甲等于F 乙11、重力为49牛顿的金属球,密度为5×103千克/米3,如果使这个金属球能恰好悬浮在水中,必须做成空心,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12、一质量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种液体里,如果将此物体截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则( )A . 大的下沉,小的上浮B . 大、小两部分都仍悬浮C . 大、小两部分都下沉D . 大、小两部分都上浮13、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 5N B. 7N C. 14ND. 12N14、甲、乙、丙三个不溶于水的固体,其质量和体积如表中所示,把它们分别轻轻放入水中,当它们静止时,哪一个受到的浮力最小()A.甲B.乙C.丙D.三者相同15、如图所示,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了一个金属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

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及气球()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上下晃动16、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m乙(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17、如图,有一个木块,把它放在盛满酒精的溢杯中时,杯中溢出的酒精为20克。

如果将它放在盛满水的溢杯中,杯中将会溢出克水。

(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18、(桂林中考)小明有一正方体金属块,他想知道该金属块的密度,于是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密度约为()A. 2.7×103kg/m3B. 3.1×103kg/m3C. 3.5×103kg/m3D. 4.4×103kg/m319、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同时计算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10N/kg)。

(1)分析图线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填“大”或“小”),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水深增至8cm以后,物块处于(填“漂浮”、“悬浮”或“下沉”)。

(2)物块的重力是 N,物块的密度是 kg/m3。

20、(宜昌中考)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体积比木块大)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

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A.木块受的浮力大B.石块受的浮力大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2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

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22、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并不溶合。

将一实心铅块(铅的密度是11.3g/cm3)轻轻放入该烧杯中,图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的是()23、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a所示为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大得多)。

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在图中可以准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24、一个大物块甲,先后再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D.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25、(衢州中考)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

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

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

然后他(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

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GB盆+10N>10N,继续往B 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

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26、(郴州中考)把一块重为G=3.4 N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把它浸没在水中。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9N,g取10 N/kg。

求:(1)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矿石的体积;(3)矿石的密度。

水的浮力(难题、易错题)答案1、C2、D3、335404、B5、C6、B7、C8、A9、A 10、D11、0.004立方米 12、B 13、D 14、C 15、C 16、<= 17、20 18、D19、(1)大变大漂浮(2)8 0.8×10320、B 21、C 22、D 23、C 24、C25、(1)向烧杯内再加入一些水或从烧杯内倒出一些水 2.5(2)探究较少的水能否产生较大的浮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AC26、(1)F浮=G-F=3.4N-2.9N=0.5N(2)因为矿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此时V=V排===5×10-5m3(3)m===0.34kg,ρ===6.8×103kg/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