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初筛实验室工作制度
1、本实验操作人员必要经省艾滋病初检技术培训学习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严格遵守样本采集、保存制度;样品运送解决制度;遵守实验室操作、检
验成果报告解决和保密、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制度。
3、积极参加上级实验室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4、必要参加省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5、未尽事宜按科室实验室按科室工作制度和有关管理条例执行。
HIV抗体检测程序及其流程
1、血液标本验收合格后,用初筛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映,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
2、初筛检测成果呈阳性反映标本,须进行重复检测。
复检时用两种不同初筛检测试剂复测;
3、如两种试剂复检成果均呈阴性反映,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如均呈阳性反映,或有一份阳性,该标本需送上级实验室加以进一步证明。
送检时应将重新采集该受检者血液标本和原有血液标本一并送检。
4、检测成果鉴定和解决
对HIV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征询、保密和报告工作。
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状况,为排除窗口期也许,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2次。
对HIV抗体可疑对象要做好征询和随访工作。
5、、反馈与报告程序
(一)初筛检测中发现HIV抗体阳性反映标本,应尽快(城区普通规定在48小时内,农村规定在96小时内)将血样连同原始实验资料(涉及厂家批号、试剂种类、有效期,如ELISA实验应附上阴性、阳性对照值,Cut off值及样品OD值)和送检化验单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初筛中心实验室,再转送确认实验室,或直接送至HIV抗体确认实验室。
送检化验单必要由初筛实验室一名直接实验操作人员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负责人员签名。
初筛实验室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检阳性反映成果;
(二)做好标本收集与检测登记工作,每月5日按统一表格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HIV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报告检测状况,如无HIV抗体中心实验室,则直接向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报告。
HIV检测安全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二)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吸烟、吃食物和化妆打扮等;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
(三)实验室用品(涉及工作服)不得用于其她用途;不可将私人和无关物品带入实验室;
(四)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衣和隔离衣,操作时手套破损应及时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五)不要用戴着手套手触摸暴露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六)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
(七)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
(八)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九)遇故意外事故,应及时解决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如工作人员皮肤被刺伤,可以用流动水局部清洗或用刺激性较轻含氯消毒剂浸泡皮肤创口;样品或检测试剂溅入眼内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溅入嘴内,先吐出残留液体后,用水重复漱口;(十)遇有高危意外事故发生,除进行局部解决外,同步应及时采用防止办法,涉及对其随访、HIV检测、休息并暂时离开原岗位3个月,按医嘱服用抗HIV药物进行防止。
HIV实验室物品消毒解决制度
(一)血液标本置于适当容器内,加盖盖紧后运送,切勿污染盛器外部。
如果盛器被污染,要用消毒液消毒。
也可将血样置于有盖塑料管内,外面套上塑料袋,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有血液外溢时,及时用消毒液消毒;
(二)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适当位置,实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物品。
任何测试用样品和试剂不适当置于桌面或架子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
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边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解决。
(三)实验室所有垃圾,涉及用过一次性手套和工作衣,置于专门污物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剂解决后丢弃,污染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四)所有用过实验用品,特别是血样管和血液标本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
(五)所有尖锐物品应置于不适当刺破容器内,消毒后用适当办法解决;
(六)惯用消毒剂和消毒办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办法相似。
HIV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要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二)每半年进行一次HIV抗体复检,并保存血样一年以上;
(三)遇故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时、接触后6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各采血检查一次;(四)患有皮肤疾患,特别有皮肤溃烂、破损状况要及时诊治。
HIV实验室操作技术规定
一、样本采集
(一)血液是最常用样品,涉及血清、血浆和全血,有时用唾液或尿液作测试样本。
样品采集应按试剂盒阐明书规定采集。
(二)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刺伤皮肤和导致外界污染。
血样如即时用,可存于普通冰箱,如要长期保存,则置于一200C及如下。
如用滤纸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严格按常规进行,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她物体表面导致污染。
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如要置于低温,将滤纸放进塑料袋,可以长时间保存。
滤纸上血量,普通直径为6.3毫米圆点滤纸血样相称于10微升全血或5微升血清。
二、样本运送
样品从一种实验室转送到此外一种实验室,必要是血清或血浆,除特殊需要外,普通不能用全血,且须置于带有盖帽试管内,防止样品流出,试管上应有明显标记,标明种类、姓名、地区、时间或原有编号。
将试管放入专门带盖容器内,容器材料要易于消毒解决,在所放试管周边上下均垫有软性物质,以免碰碎,容器外标有HIV检测专用字样。
如果路程较远或者气候炎热时,盛有样本容器应置于40C如下运送。
送样同步需附送验单。
如有特殊状况,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测,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盛样品试管,必要包扎好,保证不会破碎、溢漏。
如果为滤纸标本,置于塑料袋后再放入特快专递投寄。
三、样本解决
(一)对从其她实验室送来样品,注意检查并注明其送检单与标本记录符合、样品管破损、溢漏状况。
如有溢漏应及时将尚留存血样移出,并对管壁和盛器消毒。
要检查并记录样品质量有无严重溶血、细菌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状况。
如通过某些临床
治疗可导致样品自发荧光,不能供荧光办法测试用。
(二)对实验室自己采集样品,最佳将血液先自然存储1-2时后,再用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上清液备用,如在几天内检测可放在2-8℃冰箱中,如要贮存,则置于-20℃低温冰箱内。
四、样本加量和稀释
严格按照每种试剂阐明书规定加样量和稀释度操作,不能擅自更改,要做到精确地取样、加样和稀释。
加样器刻度必要标化,涉及移液器、刻度吸管和机械吸液管,特别移液器一定要高质量,要随时测定其容量精准度。
加样要小心,不要使吸头碰着了酶标板(或细胞板)孔上包被抗原或抗体层。
普通均应先加入样品稀释液后再加入样品。
为保证加样精确,加入稀释液、酶抗体、底物等均应以多孔道加样器为主,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吸头间交叉污染。
五、血清制品检查
当前市售各类诊断试剂重要适合于人血清或血浆样品,而血制品如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VIII和IX等均为浓缩制品,检测办法与直接采集人血测定有别,要按照国家关于规定进行检查。
六、样本测试时其她条件
要严格按照各厂家试剂盒阐明书操作,涉及试剂加量、洗涤次数、保温(温育)反映时间、显色时间、读数时间、阴、阳性对照状态、仪器设备稳定性等。
如ELISA法(俗称酶标法),必要用仪器测定,不能目测。
测试时,必要按规定波长测试。
要随时掌握仪器对的性。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解决流程
1、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及时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损伤部位血液,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0%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职业暴露解决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