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


粘着性大小,以粘着强度( N/cm2 )表示。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1.影响土壤粘着性大小的因素
(1)土壤含水量:含水少时,粘着性小,含水增多,粘着 性增大。随土壤水分进一步增加,水膜加厚,吸水力减小, 粘着强度降低。当含水量增多至土壤成流体状态时,粘着性 消失。 (2)土壤质地:土粒越细,粘着性越强。 (3)农机具材料的性质:农机具所用材料的亲水性,直接 影响土壤的粘着强度。亲水性强,易粘着,反之不易粘着。 (木料易粘着,塑料不易粘着) (4)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机质多、结构性好的土 壤,粘着性低。
力。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3.土壤粘结性与土壤耕作的关系
粘结力大,耕作时易形成大土块,即使经 耙耱也会形成小于0.25mm的团聚体,破 坏土壤结构。 粘结力增加农机具对土壤作用的阻力和附 着力。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二、土壤的粘着性
土壤的粘着性:土壤粘附于其它物体的性质称土壤
的粘着性。 粘着性是土粒-水-外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三、土壤的可塑性
土壤在外力作用下,能塑造成任意形状而不破裂,并 在去掉外力以后仍能保持新形状的性质,称土壤塑性。
塑性仅在一定含水量范围才能表现出来。
干土无塑性,随土壤含水量增加 至土粒表面 形成一薄层水膜时 因水膜张力作用使土粒粘结在 一起 当外力大于水膜的张力时 土粒相互滑动 使土体变形。外力消失时,土粒仍被水膜粘结力保持 在土体变形后的位置上 土壤就表现出塑性。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塑性下限(塑限) :土壤开始出现塑性时的最 小含水量。
塑性上限(液限或流限):土壤能够保持塑性 的最大含水量。 塑性指数:塑性上限与塑性下限之差。它反映 土壤塑性的强弱。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1.影响土壤塑性的因素
土壤质地和矿物种类:粘粒含量小于15%的土壤无塑 性,随粘粒增多,塑性下限增加较少,上限增加较多, 故塑性指数增加,塑性增强。2:1型膨胀型矿物(蒙 脱石类)塑性最大,2:1型非膨胀型(水云母类)次 之,1:1型矿物(高岭石类)最小。
提出控制土壤粘着农具的因素:
土壤的粘结性要大—干燥土壤粘结性最大,脱土最好;
土壤内摩擦系数要大—有结构的土壤内摩擦系数大,有利脱土; 土壤与金属的外摩擦系数要小—要利用摩擦系数低的材料,或提 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
土壤对金属的粘着性要小,土壤含水量少,土粒和金属之间不足 以形成水膜;土壤含水量超出一定范围,水膜厚度增加,土壤水 吸力减小,粘着性降低。 农具与前进方向所成的角度应保持最小。
土壤抗剪切的力包括:摩擦力和粘结力。
S=C+P· tgφ
S―抗剪强度; C―粘结强度; P―正压应力; φ―内摩擦角
当农机具作用于土壤时,对土壤施 加剪力,土壤会发生形变,随作用力增 加,土壤发生形变达到最高值时,作用 力再增加,土壤则破碎,抗剪阻力迅速 下降。
第三节
土壤的抗剪强度
(二)影响土壤抗剪强度的因素
第四节
土壤的压缩和压实
(二)压实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①压实的土壤空气少,通气差,蓄水少,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抑, 有效态养料少。
②压实土壤的渗水性差,遇大雨易产生径流,引起土壤冲刷。
③压实土壤的结构被破坏,土粒紧密结合,易板结。 ④压实土壤的粘结力、抗剪强度等增加,从而增大耕作阻力。
⑤压实土壤上作物出苗缓慢,不整齐,植株生长慢,矮小,根系浅
第四章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土壤的结持性 土壤的抗剪强度 土壤的压缩和压实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土壤对外力的反作用 力和变形的特性称为~。
主要受土壤的结持性以及对外力作用时而产生 的摩擦性、抗剪强度、压缩特性等影响。
研究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对提高土壤的 耕作质量、节约动力十分重要。
而目前拖拉机轮胎的接地压力为8-16 N/cm2,播种机轮子 为12-19 N/cm2,收获机(康拜因)为18-23 N/cm2。
第四节
土壤的压缩和压实
(四)防止土壤压实的方法
采用适当的排水措施,平整地面,减少局部积 水或土壤过湿时耕作; 避免在塑性范围内耕作土壤; 改进农机具设计,减少接地压力;
饱和 0 流动 无
耕作性质
阻力大,形成土 阻力小,形成团 块,破坏结构 聚体,最适耕作
第二节 土壤的摩擦性质
外摩擦力—土壤与农机具的金属部件或轮胎 之间的摩擦称为外摩擦力。
内摩擦力—土壤颗粒与颗粒之间产生的摩擦 力称为内摩擦力。
第二节 土壤的摩擦性质
一、土壤的外摩擦性质
外摩擦力的产生有三个阶段:
推广适合的少耕法、免耕法,尽量减少耕作次
数。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土壤的结持性?结持性包括哪三种类型,影响结持 性的因素如何?
2、土壤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对土壤耕作有何影响? 3、土壤的摩擦力有哪几种?影响土壤摩擦力的因素是什么? 4、什么是土壤的抗剪强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土壤压缩与压实?简述产生土壤压实的原因及土壤 压实对土壤耕作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6、防止土壤压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三节
土壤的抗剪强度
(三) 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耕作的关系
1.土壤水分低时 (1)结构良好的土壤:整体抗剪强度低,而土块、团聚体抗剪强度 高,此时耕作,虽然土块不易破碎,但也不易破坏土壤结构。 (2)结构不良土壤:土块和整体土壤的抗剪强度相仿,此时耕作, 不但原有土块不易散,并且会形成新的土块。 2.土壤水分增加时


含水量多时,水膜弯月面力影响大,粘结力减小;
含水减少时,内聚力增加,弯月面力也增加,粘 结力迅增。
土壤粘结力随含水量的减少而迅速增加。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2)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越细,土粒间分子引力越大,水膜越 多,粘结性越强。
(3)阳离子种类、有机质含量
Na+使土粒分散,增加粘结性;Ca2+使胶粒 凝聚,减少土粒接触面积,降低粘结力。土壤 腐殖质可增加砂土粘结力,而减少粘土的粘结
土壤干燥阶段,摩擦系数较小; 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出现粘着性时,摩擦系数 增大,水分增至接近液限时,摩擦系数最大;
水分超过液限时,水膜起润滑作用,摩擦系数 减小成一常数。
第二节 土壤的摩擦性质
影响土壤外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所受的正压力; 金属表面的粗糙特性; 土壤水分; 土壤质地。土粒越细,土粒与金属的接触面积 越大,摩擦越强;反之,则小。
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使土壤塑性上、下 限都增加,但对塑性指数无大的影响,这有利于土壤 耕作(因为提高土壤塑性下限,就扩大了适于耕作的 土壤含水量范围)。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2.土壤塑性对土壤耕作的影响
在土壤塑性范围内耕作,土粒滑动使土壤粘闭, 易形成大的垡条,干后形成大的土块,降低耕 作质量,不利作物生长。 另外,在土壤塑性范围内耕作,因机械压力而
另一种是水膜的弯月面力。(土壤含水量低时,弯月面力很大)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2.影响土壤粘结性的因素 (1)水分:
a 非粘闭土壤:即疏松土壤(如结构好的土壤、 沙性土壤、疏松土壤)。 粘结力:主要受水膜弯月面力决定。(曲线C) b 粘闭土壤:即土粒紧密排列的土壤(压实土壤、 大土块等)。 粘结力:主要受分子内聚力和水膜弯月面力的 双重作用。(曲线A、B)
3.压力增加,最适压实含水量(指土壤压实
至最大密度的含水量)降低。因为较大压力下,
土壤孔隙度降低,土粒表面形成水膜需要的水
分减少。 4.在压应力和剪应力同时起作用情况下,压 应力是土壤压实的主要原因,在含水量高时, 剪应力的压实作用增加。
第四节
土壤的压缩和压实
二、耕作栽培中的土壤压实问题
(一)土壤压实的概念 土壤压实:指在农机具作用下,土壤压缩、容 重加大,孔隙减少至影响作物生长时,称为~。
产生塑流,易陷车。同时,土壤的粘结力、内
摩擦力很小,机械易打滑。 避免在土壤的塑性范围内耕作。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土壤的结持状态
水分 土壤吸水 力(105Pa) 结持状态 作用力
干 10000~31 坚硬 粘结力
湿润 31~0.6 酥松 很弱的粘结力
湿 <0.6 粘着、可塑 粘结力、粘着力 阻力从大小,粘 闭、下陷、打滑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土壤的结持性:指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 壤抵抗破碎、变形以及粘着在其它物体上的 性质。 土壤结持性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塑性。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一、土壤粘结性
指土壤抵抗机械破碎的性质。是土粒-水-土粒之间不同力相 互作用的结果。 土壤的粘结性大小以压碎或拉断单位断面土柱所需的力表示 (N/cm2). 1.土壤粘结力:是产生土壤粘结性的根本原因。 一种是分子内聚力(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等)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2.土壤粘着性对土壤耕作的影响
粘着性强时,增加耕作阻力,降低耕作质量。
生产中采用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亲水性差 的农机具材料,或者降低土壤含水量都有利于 提高耕作质量。
第一节
土壤的结持性
Fountaine和Payne研究指出:土壤粘着在农具上的主 要原因是土壤的粘结强度<土壤的粘着强度。
1. 土壤质地:土壤越粘重,抗剪强度越大。 2. 土壤容重:容重越大,土壤越紧密,土粒咬 合越大,抗剪强度越大。
第三节
土壤的抗剪强度
3. 土壤水分:
a 土块抗剪强度:土块、团粒结构和团聚 体被剪切时,土壤抗剪强度主要由分子内聚 力形成的粘结力起作用。 故含水少,抗剪强度大。含水量增加, 抗剪强度下降(曲线A)。 b 整体抗剪强度(指耕层土壤被剪切时 的抗剪强度):耕层土壤较疏松,主要由水 膜张力形成的粘结力起作用。 土壤含水量在塑限以下时,土壤抗剪强 度随水分增加而增加,至塑性下限时达最大 值,然后迅速下降,含水量达塑性上限时, 抗剪强度很小(曲线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