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

4

2、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这是一种2级分类法。按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 粒含量,将土壤划分为9级。详见表。
5

3、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我国南、北 方土壤质地名称和差异,综合划分为3类12种, 质地名称详见表。
6
沙性土 壤性土 黏性土
7

(三)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 1、砂质土:
教学要求




1、掌握土壤质地概念和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 2、掌握土壤孔隙度、比重、容重、土壤黏结性、 黏着性、可塑性和耕性等有关概念。 3、掌握土壤容重在农业中的应用。 4、掌握耕作对土壤的影响。 5、了解改善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的相关措施。 6、了解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所需的条件。 7、熟悉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基特性。
大小孔隙的相对比率(以土壤孔隙度为100计)
持水隙度 85~90 70~80 60~70 50~60 40~50 25~40 重壤土 中壤土 轻壤土 砂壤土 砂 土
24

4、孔隙在土壤中的分布

一般土壤耕层(0-15cm)的总孔隙度为50-60%, 其中通气孔隙度为15-20%。底层(15-30cm)分 别为50%(总)和10%(气)为宜。
25
不同质地的土壤孔隙状况%
土壤质地 土壤孔隙度 粘 土 50~60 45~50 45~50 45~50 40~45 30~35

在干燥状态下,以手掌中研磨时的感觉来初步 判断土壤属于那一类质地。

砂土:松散易碎,砂粒可辨,搓揉时发出沙沙声,即 土粒分散不成团。 粗砂土:很粗糙,沙声强,主要是粗砂粒。
15



细砂土:较粗糙,沙声弱,砂粒较细而匀。 壤 土:干燥状态下,轻易捏碎,粗细适中,有均 质感。 砂壤土:有较粗糙的感觉,土块用手指轻压后,易 碎,但无沙声。 轻壤土:不均质,有相当量的黏质粒,用手指破坏 土块需用较大的力。 中壤土:粗细适中,不砂不粘,质地柔和,用手指 难于破坏干土块。 重壤土:无粗糙感觉、均质,细而微粘,不可能用 手指压碎干土块。 黏 土:极难于捏碎,形成坚硬土块,即使用锤击 仍不能使其粉碎。但捏碎后的土粒细腻而均匀。

各类土粒重量(mm) 粉砂粒 砂 粒 0.02~0.002 2~0.2 0~15 85~100 0~45 55~85 35~45 40~55 45~100 0~55 0~30 55~85 25~45 30~55 45~85 0~40 0~20 55~75 0~45 10~55 45~75 0~30 0~55 0~55 0~35 0~35
①客土法 ②耕翻法 ③增施有机肥 ④引洪漫沙 ⑤植树种草

土壤质地主要是继承母质的性质,很难改变。但 是,质地不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
14

(六)土壤质地速测—手测法


1、测定方法
先取小块土样(比算盘珠略大)于掌中,用手指捏 碎,并捡出细砾、粗有机质等新生体或侵入体。 细碎均匀后,即可用以下方法测试。 ①干试法
17
18
19

2、注意事项

①湿试法中,加水多少是一个关键,对于粘性 比较重的土壤,加水可稍多一些,因为在搓揉 过程中,易失水变干降低质地等级,故动作要 迅速。
②湿法测定,土条的粗细和圆圈的直径大小, 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度,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

20
二、土壤孔隙

(一)土壤孔隙性

简称土壤孔性,是土 壤孔度、大小孔隙搭 配比例及其在土层中 分布情况的综合反映。
1
一、 土壤质地

(一)土壤质地概念

是指各粒级土粒在土壤中的相对比例或质量百 分数,称土壤质地,也称土壤机械组成。
2

(二)土壤质地的分类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这是一种3级分类法,即按砂粒、粉砂粒和粘粒 3种粒级的质量百分数分类的,共分4类12级, 详见下表。
3
类 别 砂土类
壤土类 粘壤土类
件协调,适种范围较广,是农林业生产较为 理想的质地类型。
10

(四)土壤质地层次性
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质地层次的排列。 1、土壤层次性的产生 ①自然条件 ②耕作作用

11


2、层次性类型
①上砂下粘型 ②上粘下砂型 ③夹层型 ④松散型
12
夹砂层
夹粘层
13

(五)不同质地土壤的改良
土壤质地 名
粘土类
粘 粒 <0.002 1.砂土及壤质砂土 0~15 2.砂质壤土 0~15 3.壤土 0~15 4.粉砂质壤土 0~15 5.砂质动壤土 15~25 6.粘壤土 15~25 7.粉砂粘壤土 15~25 8.砂质粘土 25~45 9.壤质粘土 25~45 10.粉砂质粘土 25~45 11.粘土 45~65 12.重粘土 65~100
16

②湿试法

取少量(约2g)土样于掌中,加水充分湿润,调匀, 放在手掌心用手指来回搓揉,使土壤吸水均匀, 加水至土壤刚刚不粘手为止(最初时加水应稍过, 使土壤稍粘附于手掌,经搓揉后,土壤即不粘 手,否则,水分会不够)。将土样搓成3mm粗的 土条,并弯成直径为3cm的圆圈,根据搓条弯 圈过程中的表现,按下列标准,确定质地类型。 (见下表)

砂粒大于50%; 通气透水; 养分少,不保水肥; 易耕; 温度变化快,暖性土; 发小苗不发老苗。
8
2、黏质土:

黏粒高于30%; 通气透水不良; 保水保肥; 养分含量高; 升温慢,冷性土; 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
9
3、壤质土:
砂粘适中;
大小孔隙比例适当,通气透水性好; 养分丰富; 耕性表现良好; 壤质土壤中水、肥、气、热以及植物扎根条
21

1、孔隙度

又称总孔隙度,是指单位土壤总容积中土壤孔 隙容积。
孔隙容积 土壤孔隙度(%)= 土壤容积 ×100
222、孔隙比源自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的容积与土粒容积的 比值。
孔隙容积 孔隙比= =
孔隙度
土粒容积
1-孔隙度
23

3、孔隙的分级

土壤孔隙可按其孔径大小及功能的不同,进行 分级。 ①无效孔隙:孔径在0.002mm以下。 ②毛管孔隙:孔径在0.02~0.002mm之间。 ③空气孔隙:孔径大于0.0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