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枣核 优质课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枣核 优质课 教案
《枣核》
பைடு நூலகம்课题 枣核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枣核》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只有枣核大小的男孩帮助村民
智斗官府、保护财产的故事。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故事,多采用三次反复的故事开展方式,以美好的结局反映着从古至今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读好“衙”字。
生:枣核是尖尖的长长的那部分。
【师】一个枣核那么大小的孩子,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声
——枣核。我们读的不但亲切而且热情。枣核听了肯定会喜欢。
【师】大家预习过了课文,我得考考大家,看看预习效果怎
么样。找同学来读读这篇课文。(生读课文)谁能够读一读这句话?相信自己会读这句话的同学把手举一下。太了不起了,因为这句话里藏着好多的生字,刚才这位同学一个字都没读错,你能把生字组成新词嘛?(牲,牲口)我们把每个新词领读两遍。因为民间故事是老百姓讲的而且这个故事有点老,有点老的故事里头有些词语我们现在很少用了,比如说这里有一个叫“官府”,谁能够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默读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尝试续
编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枣核的聪明与勇敢。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也不是老师写的而是民间百姓自
己编的口头讲的,这类故事叫做—民间故事。你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
生:因为干旱衙役牵走了牛和驴。
【师】枣核知道了这件事说:别怕,我去把牲口赶回来。于是他去了哪?蹦到了人家关牲口的院子里,怎么做?生回答。对,跳到驴耳朵里,大声吆喝起来。我们一起来吆喝一下,吆喝了几次?一次够不够?我们读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了,再来吆喝一次。两次够不够?还太少,要几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要吆喝吆喝再吆喝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好听的民间故事开始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小
山村里,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俩过得非常孤独,因为它们没有子女。他们常常叹气说:咱们哪怕有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啊!话却说了不多久,他们家真的生了一个枣核那样大小的孩子,夫妻俩喜欢的很,给孩子起名字叫—枣核。大家吃过枣嘛?谁知道枣核是怎么样的?
生:那时候的警察局。
【师】是一个单位,有点道理。官府既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
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生回答。还有“衙役”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官府里干事的警卫员。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预习课文之后仅仅会读生词新字还不算
太厉害,真正厉害的同学还会说得出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谁。一起说讲了谁。讲枣核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我们来校对一下,大概意思对了就可以。找个同学来说一下。
生:蹦来蹦去。
【师】蹦了几次?蹦到了哪里?这也体现了枣核非常的—聪明。现在这个法宝已经把我们这么长的故事装到这么短的表格里去了,我们就可以看着表格自己来讲讲枣核的故事。每个同学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比如我讲第一个故事赶回牲口,先自己讲给自己听,你选择哪一个?开始自己讲一遍吧,用声音讲给自己听。讲给同桌听,再讲讲。
【师】确实我们听过很多民间故事,我要来考考大家。(PPT出示图片)
【师】这个故事是—— 生:女娲补天。
【师】 接下来给大家放一段小视频,看看秒杀出了哪个英雄。
生:哪吒。
【师】 下面这一个估计地球人都知道了,是谁呢? 生:葫芦娃。
这是我们可爱的葫芦娃,民间故事就是这样的有趣好玩,今天我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民间故事呢?大家来猜一猜。如果你在听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猜到了,也假装没听过,看看老师语调是怎么样的、语气是怎么样的,还有表情又是怎样的,准备好听故事了么?
生:为了折腾衙役。
【师】恰恰可以看出枣核这个人—非常聪明。衙役们麻痹了也累了,所以枣核就把牲口牵了回来。原来吆喝吆喝再吆喝就能够看出枣核这个人很聪明,而且这样一来故事讲起来也特别有味道。好嘞,你看表格管用吗?第一件事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第二个表格我请大家自己填。我稍微提醒大家,我写好了起因,最后怎么样?中间这个格子里面最重要的事情,你得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刚是吆喝吆喝再吆喝,接下来这个故事会怎么写。老师提示大家,找一找枣核反复做过的动作。
【师】都讲过一遍了是不是,愿意讲第一故事的同学举手。请一个同学来讲,老师来指定一个人。(学生讲故事)你们觉得他的故事讲得怎么样?能得几颗星?(PPT出标准)语气有变化吗?尤其是模仿,特别好,特别惟妙惟肖。还有同学愿意来讲第二个故事吗?大家才预习了一遍就能讲的这么好,你看这个法宝灵不灵啊?不过老师想说一句大家真的有点不想听的话,对于三年级的同学看着法宝会讲故事还不算太厉害,那最厉害的是什么?最厉害的是会把这个故事往下编,你觉得县官没打到枣核还让自己的牙被打掉了,如果你是县官你会?有一个词语刚刚学过的,善罢甘休。他会善罢甘休吗?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往下编故事。
生:既勤快又聪明。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书上的这句话。他的勤快从哪里看出
来的?谁来说说?枣核的聪明又体现在哪里?
【师】枣核确实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
齐读)枣核确实是一个聪明又勤快的孩子。讲故事有一个法宝,大家想要吗?
三、提炼内容,讲故事
【师】我把法宝藏到了魔袋里,这就是一个魔袋,要想拿到法宝大家要学会念咒语。我告诉大家,咒语只说一遍:魔袋魔袋变变变!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魔袋变出来的是什么?有些同学很轻蔑地说,一张表格有什么用?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表格,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当上老师的么?我小时候读课文记故事就是靠这个表格,把它当成一个法宝,所以我用它记住了好多好多故事,后来我就当成了一名老师。我把我的法宝介绍给大家,喜不喜欢?这个表格有什么用呢?太有用了,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我就用小小的一个表格给装起来,怎么装?我教给大家方法,首先看,事件,枣核做了那两件最聪明的事?第一件赶回牲口,第二件斗败官府。你看,我把这两件事就写上去了,第一个就填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想一想,赶回牲口这件事那么容易吗?不容易,起因是什么?
三、总结扩展,思维延伸
【师】枣核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来看看,今天这节课里面一开始认识了三个朋友,分别是—看一看,想一想,这四个人有没有共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