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团2014-2015第二学期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兴趣,加强人文素养的积累;着眼于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学科倾向提供活动空间。
二、活动计划:
⒈召开全体组员座谈会,师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半年规划和近期打算,指导教师与组员共同探讨历史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⒉组员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教材、经典著作、通俗读物、报刊杂志、网络文章等等,要求作必要摘抄、评论。
小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活动展示,指导教师布置活动内容,师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互相推荐好文章;
⒊选定主题,组员自行搜集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展开研讨。
由小组推荐组员就某一主题举办讲座或者欣赏历史记录片;
⒋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
5.研究中考,了解动态,摸清规律,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效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三、历史社团活动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组建调查小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安排小组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学习调查的基本方法,阅读别人的调查笔记,并多次进行该方面的专题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小组开展调查活动时候要分工明确,指导老师要做好细致的辅导和安排。
明确的分工和细致的安排可以让调查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还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活动内容要与教育教学内容相一致,与教学进度也尽量保持一致。
这有助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绝对不能为了兴趣而完全脱离教材脱离教学实际,但应该对相关问题进行拓展以适应新课改的精神。
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设计了很多探究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小组调查的主要内容。
4、活动内容要体现地方特色,要结合地方地理历史文化特色开展调查和探究活动。
5、活动内容要古今相结合,以古通今,以古论今,以古鉴今。
6、社团活动的内容要适量,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7、历史社团活动的评价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对有创见性调查成果的学生要充分的鼓励,要支持调查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要鼓励了那些自己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
历史社团的组建和活动开展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好历史社团活动对改变沉闷的历史教学局面有重大作用。
一次成功的历史调查活动更可以推动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学习,推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